历史成语故事大全100篇150字左右话题讨论。解读历史成语故事大全100篇150字左右知识,想了解学习历史成语故事大全100篇150字左右,请参与历史成语故事大全100篇150字左右话题讨论。
历史成语故事大全100篇150字左右话题已于 2025-08-26 06:28:30 更新
在古代,有一个人担心自己的禾苗长得太慢,于是每天到田里查看。他发现禾苗没有长高,便想出一个办法,把禾苗一棵棵拔高一些。然而,禾苗却因此枯死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急于求成往往会适得其反。宋高宗时期,大臣胡铨坚决反对与金国议和。他直言不讳地表示,宁愿与秦桧等人共处不愉快的环境,也不愿...
一天,阳光明媚,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西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温暖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都让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啊!”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问:“老婆...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三令五申——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
【经典故事】三国时期,刘备拜诸葛亮为军师。不久曹操派军攻打刘备,诸葛孔明献出良计,安排大家进行各项任务,而他自己却只是“在城中等着大家”,这让张飞很不服气。不过,等到大军得胜归来,所有人都对初出茅庐的诸葛亮十分佩服。【成语含义】茅庐:草房。原比喻刚露头角,初次出来做事。也可用来比...
1. 汉末,黄巾之乱兴起,天下陷入混乱。曹操控制朝廷,孙权在东吴拥兵自重。汉室宗亲、豫州牧刘备,在徐庶和司马徽的推荐下,得知诸葛亮学识渊博、才能非凡,遂决定拜访诸葛亮,邀请他出山辅佐自己,拯救国家于危难。2. 刘备首次拜访诸葛亮时,恰逢诸葛亮出游,未能相遇。张飞起初不愿再访,但刘备坚持,...
南辕北辙 现在,郑国人从出发点一直往北走,假设一路顺利,首先到达北极,停在北极点。此时,在方向问题上就出现麻烦了。因为“北”这个方向是相对于极点而言的。现在,郑国人无论是越过北极点继续朝前走,还是转过来往回返,方向都会改为朝南。同样,到达南极点后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无论朝哪边...
1. 汉末时期,黄巾起义导致天下大乱。曹操掌握朝廷大权,孙权在东吴拥兵自重,而汉室宗亲豫州牧刘备,在徐庶和司马徽的推荐下,决定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以挽救国家危亡。2. 刘备携关羽、张飞,带着礼物,第一次前往隆中卧龙岗邀请诸葛亮。不巧诸葛亮外出,刘备未能如愿,只得留下书信,表达自己的诚意。...
1. 汉末,黄巾之乱兴起,天下陷入混乱。曹操掌控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室宗亲豫州牧刘备,在徐庶与司马徽的建议下,得知诸葛亮学识渊博、才干非凡,遂决定亲自前往隆中卧龙岗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2. 不巧的是,首次拜访时诸葛亮出游未归。刘备只得带着遗憾离去。不久,刘备不顾恶劣天气,第二次带领关羽、...
1、拔苗助长【拼音】bá miáo zhù zhǎng 【典故】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孟子·公孙丑上》【释义】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成语故事】从前宋国一个农夫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
1. 四字成语故事150字 刻舟求剑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 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 他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 捞了半天,仍不见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