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津卫歇后语话题讨论。解读老天津卫歇后语知识,想了解学习老天津卫歇后语,请参与老天津卫歇后语话题讨论。
老天津卫歇后语话题已于 2025-08-24 21:30:25 更新
是刘二爷剥蒜。“刘二爷剥蒜——两耽误”,是天津人耳熟能详的俏皮话。对于这个典故,较为全面的故事是这样的:从前,城里板桥胡同有个大杂院,住的都是自食其力的穷苦人。院里有个刘二爷,是出苦力的,也是一个光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平日里吃饭多数都是凑合,费事的饭菜他也懒得做。刘二爷平素...
必定有缘故。因为棉裤套秋裤,必定有缘故”是老天津卫人的叫卖。寒冷的冬天,在外奔波劳碌的人穿条棉裤并不新鲜。可要是穿了棉裤再套秋裤,就有点违背常理了。所以棉裤套秋裤的下一句是必定有缘故。老太太穿棉裤,一套又一套。歇后语是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
4. 天津卫的煎饼果子——一套又一套。5. 歪锅配偏灶——一套配一套。歇后语的起源与演变:最初的歇后语与现今的形式不尽相同,它们是对古代成语、成句的简化和省略。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其称为“藏词”。例如,用“倚伏”代替“祸福”(出自《道德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一套又一套,歇后语上一句是:老母猪戴胸罩
这个歇后语本身有两bai种解释如下:1、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bai按照歇后话的du原则,就是每个字都有本身的意义。有外甥则有舅。打灯笼有“照”的意义,而不仅仅是“找”的意思。同音过来,照旧就是照样还是原来那样,没有变化。2、 外甥打灯笼---丢大人了:外甥打灯笼自己是找人,找谁呢?
“八大碗”是天津传统的宴席规格,具有浓郁的的乡土特色。宴会上,每桌坐八个人,上八道菜,菜都用大海碗装着。在天津,“八大碗”家喻户晓,食客皆知,也是老天津卫的人喜寿丧事宴请宾朋必备的酒席。“八大碗”是津菜文化独有的一部分,想知道它的详细内容就往下看吧。在天津,八大碗酒席往往用于宴客...
这样才能确保新年幸福顺利安康,新的一年才能有好的开始,好运才会相伴你。财神等是不会光顾这样的门庭,所以这点很重要,希望大家注意,要快乐过年!2、最好不要扫地或倒垃圾,否则可能会把你的福运都扫走,如果真的要打扫房间,扫地的时候要从外向内扫,把垃圾等包好,初五之后进行处理或倒掉即可。3...
蒜丝。油炸蚂蚱,肥而不腻,又酥又香又脆,如果夹在刚刚烙熟的热饼里,那真是满口异香,味道好极了。所以天津卫流行着一句歇后语,"烙饼卷油炸蚂蚱--夹(家)着吃去吧!"光绪年间,鼓楼北"于十"的油炸蚂蚱很有名气,妇孺皆知。后来西门内沈家栅栏有一个摆摊的,蚂蚱炸成通红色,...
29、天津卫的鸭子 ——— 海逛;海来的 30、提篮里装鸭 ——— 出张嘴 31、提鸡赶鸭子 ——— 一举两得 32、汤锅里鸭子 ——— 就剩嘴硬 33、汤罐里煮鸭 ——— 突出一张嘴 34、汤罐里炖鸭 ——— 突出一张嘴;只出张嘴 35、汤罐里笃鸭 ——— 独出一张嘴;独出张嘴 36、汤罐里笃老鸭 ——...
2、狗誓屎坑愿——不会改正。3、狗思量猪头舌——休想得到。4、狗蹄架葡萄——不成材料。5、狗蹄子打马掌——对不上号。6、狗替猫养鱼——为人效劳。7、狗舔簸箕——无其道数。8、狗舔碾子——没大的油水。9、狗听人放屁——空欢喜一场。10、狗头上摆油盏——活里活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