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小失大典故全集话题讨论。解读因小失大典故全集知识,想了解学习因小失大典故全集,请参与因小失大典故全集话题讨论。
因小失大典故全集话题已于 2025-08-25 13:20:21 更新
朝歌自武王伐纣封其弟康叔为卫公时起,一直是卫国国都,至卫懿公共经历14代君主、403年,这期间在各诸侯国中,卫国属于实力较强疆土较广的大国。这样一个国家,终因懿公好鹤而毁于一旦。从此,卫国国都先后迁往漕邑(今滑县)、楚丘(滑县东70里)、帝丘(今濮阳),但国势衰微,成为靠仰人鼻息...
因小失大的历史典故成语如下:1485年,英王理查三世与亨利伯爵在波斯沃斯展开决战。此役将决定锁定英国王位新的得主。战前,马夫为国王备马掌钉。铁匠因近日来一直忙于为国王军队的军马掌钉,铁片已用尽。请求去找。马夫不耐烦地催促道:“国王要打头阵,等不及了!”铁匠只好将一根铁条截为四份加工成马...
因小失大指的是为了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得不偿失。以下是对这一成语的详细解释:含义: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形容人们在追求小利益时,往往忽略了可能因此失去的大利益,最终得不偿失。历史典故:1485年,英王理查三世与亨利伯爵决战时,因马夫急于求成,铁匠在为国王战马钉马掌时缺少一根钉子而将就...
因小失大的意思是为了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得不偿失。具体来说:含义: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形容人们在追求某些看似微小但实则不重要的利益时,可能会因此失去更为重要或价值更大的东西。历史典故:1485年,英王理查三世在决战前因马夫催促,铁匠将就为国王的战马钉马掌,缺少一根钉子导致战马在战斗中...
因小失大的意思是为了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得不偿失。具体来说:含义:它形容人们在追求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利益时,往往会忽视可能因此失去的更重要的东西。历史典故:比如1485年英王理查三世与亨利伯爵的决战中,因为马夫催促铁匠加快为国王战马钉马掌,导致第四个马掌少了一颗钉子。结果国王在战斗中...
编号 1350 成语 因小失大 注音 ㄧㄣ ㄒㄧㄠˇ ㄕ ㄉㄚˋ 汉语拼音 yīn xiǎo shī dà 释义 义参「贪小失大」。 见「贪小失大」条。 典源 此处所列为「贪小失大」之典源,提供参考。 #《吕氏春秋.慎大览.权勋》1>昌国君将五国之兵以攻齐。 齐使触子将,以迎天下之兵...
故事概述:有个老太婆养了一只每天能下一个金蛋的老母鸡,因此生活富裕。但她贪心不足,想要一次性取出所有的金蛋,于是杀了老母鸡。然而,当她剖开鸡肚子时,却发现里面并没有金蛋。寓意:贪图眼前利益,急于求成,往往会因小失大,最终一无所获。这两个典故都深刻地揭示了急于求成的危害,提醒...
成语典故:出自汉·刘昼《新论·贪爱》:“灭国亡身为天下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意为因贪图小利而导致国家灭亡、自身丧命,被天下人耻笑。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批评那些为了小利益而忽视更大利益的行为。例句:在做决策时,我们不能因小失大,要全面考虑利弊得失。
因小失大指为了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得不偿失。以下是关于因小失大的详细解释:含义: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追求小利益时,可能会忽略潜在的大风险或大损失,最终导致得不偿失的结果。历史典故:最著名的典故是1485年英王理查三世与亨利伯爵的决战。战前,由于铁匠缺少钉子,国王战马的第四个...
因小而失大说的是生肖猴。以下是关于这一说法的解释:典故来源:这一说法源于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即“猴子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在这个故事中,猴子因为贪图小利,而最终失去了更大的利益,从而体现了“因小而失大”的道理。生肖寓意:在十二生肖中,猴子以其机智、灵活但偶尔贪小便宜的特点而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