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有关的典故或名著话题讨论。解读三有关的典故或名著知识,想了解学习三有关的典故或名著,请参与三有关的典故或名著话题讨论。
三有关的典故或名著话题已于 2025-08-23 22:33:03 更新
四大名著带三的故事名如下:三国演义: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三气周瑜、桃园三结义、陶恭祖三让徐州、三英战吕布、刘琦荆州三求计。西游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三探无底洞。红楼梦:刘姥姥三进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水浒传:三打祝家庄、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三山聚义打青州、宋江三败...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士别三日 三国时代东吴的吕蒙,可说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周瑜死后,他继任东吴的都督。设计击败了蜀汉的关羽,派部将潘璋把关羽杀死后,不久地也死去。吕蒙本来是一个不务正业不肯用功的人,所以没有什么学识。鲁肃见了他...
最早的三复情节可以追溯到《史记》、《论语》等书中所记载的泰伯三让天下与他人的古传;等到汉晋以降,一些杂史小说中已或明或暗地运用三复情节,如葛洪《神仙传》中《左慈》篇,仙人左慈三次戏弄曹操的故事已基本符合三复情节的标准;至唐代后,三复情节则开始在小说中被自觉的套用,唐人牛僧孺《玄...
《三国演义》的典故: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煮酒论英雄、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舌战群儒、隆中对、单骑救主、七擒孟获等。1、三顾茅庐 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当时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今襄阳隆中)诸葛草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
1、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东汉末年,汉朝宗亲左将军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他们的谈话内容即《隆中对》(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当时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邓县隆中诸葛草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
《三英战吕布》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一个最精彩的故事情节,出现在第五回中,此片段以刘备、关羽、张飞兄弟三人与猛将吕布的殊死战斗为描述对象,描绘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沙场血拼。5、三打祝家庄 三打祝家庄是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也被认为是《水浒传》中最为精彩动人的故事之一。这个...
第一百二十回 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水浒:第2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第14回 吴学究说三阮撞筹 公孙胜应七星聚义(吴用计赚阮小二 阮小五,阮小七)第29回 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闹飞云浦 第41回 还道村受三卷天书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三卷...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主要讲述了诸葛亮如何在雾天利用草船从曹操处借得十万支箭。这一典故充分展示了诸葛亮的智谋和胆识,成为后世称赞的典范。三顾茅庐:三顾茅庐是小说《三国演义》中刘备请求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的故事。由于徐庶的推荐,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三次上山...
经典名著三国成语小故事 一身是胆 【典故出处】:语出《三国志·蜀书·赵云传》注引《赵云别传》载:“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 建安二十四年(219),黄忠袭杀魏征西将军夏侯渊于定军山下后,曹操亲率大军来争汉中地,并往今勉县天荡山下米仓山...
《三国志》中对此仅有“凡三往,乃见”的简略记述。《三国演义》对此事件进行了扩写。三顾茅庐后来成为形容求贤若渴的成语。也用来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2、《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主要描述周瑜为陷害诸葛亮,要诸葛亮在三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算定了大雾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