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相关歇后语

诸葛亮的"鹅毛扇"则象征着他的神秘和难以捉摸,他的用兵如神,"神出鬼没",让人难以预测他的下一步行动。"隆中对"则是他预见未来的明见,展现了他的远见卓识和深思熟虑。挥泪斩马谡,展示了他面对失误时的决断和顾全大局的领导风范。最后,"诸葛亮皱眉头"同样暗示计策的产生,"计上心来"与前文...
诸葛亮相关歇后语
在民间智慧的结晶中,诸葛亮的形象被赋予了诸多生动的歇后语,寓言了他的聪明才智和策略机敏。
首先,"诸葛亮吊孝"就像一个巧妙的比喻,形容他在形式上表现出的哀痛,实则是假象,揭示了他的机智和深思熟虑。
"诸葛亮唱空城计"则象征着在困境中的绝境策略,尽管看似无奈,但实则是他智谋的展现,让人惊叹他的应变能力。
草船借箭的故事,既是诸葛亮的巧妙计谋,"有借无还",也是他智胜敌人的胜利象征,"满载而归"则强调了他的收获丰厚。
"诸葛亮焚香弹琴"暗示着他的计策在平静的表面下酝酿,"计上心来"体现了他的深思熟虑和计划精密。
哭周瑜的场景,是诸葛亮在表演中的真实情感与策略的结合,"假戏真做"表现了他的演技和策略运用的高超。
接着是"三个臭皮匠"与诸葛亮的对比,他们看似普通,但团结协作可以抵过诸葛亮的智谋,体现了集体智慧的力量。
诸葛亮的"鹅毛扇"则象征着他的神秘和难以捉摸,他的用兵如神,"神出鬼没",让人难以预测他的下一步行动。
"隆中对"则是他预见未来的明见,展现了他的远见卓识和深思熟虑。
挥泪斩马谡,展示了他面对失误时的决断和顾全大局的领导风范。
最后,"诸葛亮皱眉头"同样暗示计策的产生,"计上心来"与前文呼应,强调了他的智谋无处不在。
至于"孔明借东风",则体现了诸葛亮巧借自然之力,巧用天时的智谋。
这些歇后语如同一个个故事,刻画出诸葛亮这位智者多谋、机智过人的形象。扩展资料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等,并改造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年在宝鸡五丈原逝世。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2024-07-25
球球词典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7-27 04:57:0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五、诸葛亮的锦囊——计策用不完 六、诸葛亮玩狗——大智者敏,聪明反被聪明误 七、诸葛亮三次气周瑜——略施小计 八、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九、诸葛亮治蜀——顺枝应根,顺应民心 十、诸葛亮的丑妻——家中的宝贝 十一、诸葛亮弹琴——心中有了计谋 十二、诸葛亮焚香操琴——故意弄...

  • 1.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2.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计 3. 诸葛亮哭周瑜——装模作样 4.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5. 诸葛亮唱空城计——无奈之举 1. 诸葛亮三顾茅庐——心诚意恳 2. 初出茅庐——比喻初次尝试或亮相 3. 闭门思过——形容悔过自省 4. 案兵束甲——指放...

  •  宜美生活妙招 与孔明有关的歇后语

    与孔明(即诸葛亮)有关的歇后语如下:1.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这句歇后语来源于三国时期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意指借出去的东西不会再归还。2. 诸葛亮对魏延——见不得离不得 魏延是蜀汉的一员大将,但诸葛亮对其既有重用也有防范,这句歇后语形容对某人既需要又有所顾忌的矛盾心理。3. ...

  • 以下是一些出自《三国演义》的歇后语:诸葛亮相关: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略使小技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用不完的计 诸...

  •  翡希信息咨询 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有哪些

    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有以下这些: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形容借了东西不打算归还。诸葛亮弹琴——镇定自若:形容在紧急或困难情况下保持冷静、不慌不忙。诸葛亮住茅草房——怀才不遇:比喻有才能但得不到施展的机会。诸葛亮战群儒——全凭一张嘴:形容善于用言辞说服他人。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