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巴吃汤圆——心中有数:指心里有底。哑巴吃馄饨——心中有数:形容一个人对事情明白,自己有主意。茶壶煮饺子——心中有数:指心里明白,但嘴上不说。瞎子吃汤丸——心中有数:对情况和问题有基本的了解,处理事情有一定把握。一肚子加减乘除——心中有数:指心里有底。
哑巴吃汤圆——心里有数。哑巴吃汤圆——心知肚明。哑巴虽然说不出话,但心里清楚明白。一般比喻人对于事件的反应,表面上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异样,但是他的心里是清楚知道事情发生的,不把对于事情的反应表现在明面上,实际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62、[哑巴吃汤圆]——心中有数 63、[一辈子的寡妇]——老守(老手) 64、[一天到黑穿裙子]——完全冒得裆。 65、[胡敬德(尉迟恭)炒米泡(炒米花)]——黑人扒沙(吓人巴煞)(可怕得很) 66、[屁股后头嗑瓜子]——么样打得口开 67、[黄皮到孝感]——县(现)对县(现) 68、[哈巴狗戴铃铛]——快活畜牲 ...
1、哑巴吃汤元心中有数 2、盲人吃汤圆心中有数 3、关公吃尺肚里有分寸 4、盲人吃汤丸心中有数 5、哑巴吃馄饨心中有数 6、瞎子吃汤圆心中有数 7、茶壶煮饺子心中有数 8、一肚子加减乘除心中有数 9、牛皮灯笼心里明 10、哑巴踢键子心中有数 11、吃下了算盘珠子心里有数 12、鸭子进秧田心中有数...
完整的是:哑巴吃汤圆—心里有数。歇后语是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它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一部分是“俏皮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