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二的典故

虫二的典故如下:虫二的典故是1961年,郭沫若作为一个大才子,用手在“虫二”两字周围笔画了两笔,虫二两字就变成了风月。原来在古人用的繁体字中风月写作“风月”,正是“虫二”两个字加个边框。风月没有边框,正是“风月无边”的意思,一般用来形容风景美好,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舒适感。其实这种方法...
虫二的典故
虫二的典故如下:
虫二的典故是1961年,郭沫若作为一个大才子,用手在“虫二”两字周围笔画了两笔,虫二两字就变成了风月。原来在古人用的繁体字中风月写作“风月”,正是“虫二”两个字加个边框。风月没有边框,正是“风月无边”的意思,一般用来形容风景美好,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舒适感。
其实这种方法叫做拆字,古代文人广读诗书,向往的是完美的生活,现实却往往令他们觉得失意,有很多看不惯的地方。但又不方便直接指责,所以大家就多使用这些文字游戏。当然也有心事不愿外露的含义,比如比较有名的,曹操的“一合酥”。

资料拓展
虫二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chóng èr。即繁体字“风月”去除外框,取近似字所得,意即风月无边,用来形容风光美好宜人或一种由外部环境引起的无边无际的舒适感觉。最初使用者无从确认,后来流传到民间,因没有“虫上加一撇”这个字,便口口相传为“虫二”。
虫二来源素有争议,一说是杭州西湖湖心亭有一石碑,即是清乾隆手书之“虫二”。二说则是泰山一摩崖石刻,这块刻石在泰山万仙楼北侧盘路之西,是清光绪二十五年历下才子刘廷桂题镌的。其实,虫二两字本无意,且被文人雅士演绎得如此意蕴丰厚,从中,华夏文字文化之博大精深可见一斑。
传说
虫二说到底其实就是个普通的暗语、哑谜,经过简单的增加部首而得。只不过可能大家都达不到那个“风月无边”风光美好,身心舒适的意境,又有着中国人含蓄的性格,不写“风月”,而去掉外框,取近似字根作为题字才出的名。

风月二字的繁体风月去掉外廓后剩下虫字加一撇和二,因为没有一虫加一撇,便口口相传读作虫二,意为风月无边,用来形容风光美好宜人或一种由环境引起的无边无际的舒适感觉。
总结
很明显,这两个传说是矛盾的,假如乾隆皇帝在湖心亭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灵感所致,提下虫二两个字,那么后来的刘廷桂,是万万不可能再题此二字的,这是犯忌讳的,大概率要杀头。所以虫二的真实来源便众说纷纭了。
2023-12-27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20:56:5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虫二的典故如下:虫二的典故是1961年,郭沫若作为一个大才子,用手在“虫二”两字周围笔画了两笔,虫二两字就变成了风月。原来在古人用的繁体字中风月写作“风月”,正是“虫二”两个字加个边框。风月没有边框,正是“风月无边”的意思,一般用来形容风景美好,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舒适感。其实这种方法...

  • “虫二”一词的典故,意在表达风光无限美好,或是外界环境带来的无边舒适感受。其起源虽难以确切追溯,但已流传至民间。因“虫上加一撇”的字不存在,故简化为“虫二”,口口相传至今。关于“虫二”的来源,有两种主要说法。一说源于杭州西湖湖心亭的一块石...

  • 出自泰山盘道刘廷桂摩崖石刻。风月的繁体字边框去掉就是虫二了,虫二是风月无边的意思,风月无边指的是极言风景之佳胜。1、虫二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chóng èr。意即风月无边,用来形容风光美好宜人或一种由外部环境引起的无边无际的舒适感觉。“风月无边,庭草交翠.”最初使用者无从确认,后来流...

  •  叫我尹框吖 虫二的典故

    虫二的典故如下:传说一:杭州西湖湖心亭有一石碑,即是清乾隆手书之“虫二”。湖心亭在西湖中。初名振鹭亭,又称清喜阁。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明万历后才称湖心亭。此亭于1953年重建,一层二檐四面厅形制,金黄琉璃瓦屋顶。昔人诗云:“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停阑四面空明里...

  •  笑傲江湖33489 郭沫若解释“虫二”的故事

    上世纪50年代末期,有几位日本学者来中国登泰山,沿途的风景令他们流连忘返,赞叹不已。穿红门,过万仙楼,北行一段,自然风光绝佳,盘路西侧的石壁上镌刻有“虫二”两字,引起日本学者的很大兴趣,他们向陪同的中国学者询问,这两个古怪的字意思是什么。1961年郭沫若先生登泰山,专门请他看了这块碑刻。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