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如累卵的典故源自春秋时代晋灵公与大臣荀息的故事。故事背景:春秋时代,晋灵公荒淫无道,追求享乐,命令屠岸贾为他建造一座豪华的九层琼台。为了推行这一劳民伤财的工程,晋灵公严令禁止大臣进谏,违者将被杀头。荀息劝谏:大臣荀息希望劝谏晋灵公停止这一工程,但他面临极大的生命危险。晋灵公甚至设...
成语“危如累卵”出自《梁书·侯景传》。该成语也说危于累卵,意思是像堆起来的蛋一样,很容易倒下来打碎,比喻情况非常危险。典故如下:- 背景:春秋时期,晋灵公贪图享乐,想要修筑一个九层高台,为此征用了全国的人力、财力,导致土地荒芜,国力空虚。- 进谏难题:许多大臣想劝阻晋灵公,但晋灵公...
危如累卵成语故事如下:春秋时代,晋灵公贪图享乐,派大臣屠岸给他造一座九层的琼台,他怕有劝阻,下令说:谁敢进谏一律杀头!大臣荀息知道后,便来求见晋灵公。晋灵公为了防止荀息劝阻,命武士弯弓搭箭,只要荀息一开口劝谏,便立刻把他射死。荀息见到晋灵公后,故作轻松地对晋灵公说:我今天来拜见...
在《水浒传》中,作者施耐庵也借用了“危如累卵”的成语来形容大名府的局势,表明大名府的危机四伏,随时可能覆灭,正如晋灵公的楼台工程,看似壮观,实则根基不稳,无法长久。成语“危如累卵”常用来形容形势非常危急,比喻一旦出现意外,便会一发不可收拾。这一成语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寓意深刻,提醒人...
晋灵公被荀息的话深深触动,他终于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后果,立刻下令停止了九层高台的建造工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面对巨大的危险,也应勇敢地站出来,为国家和人民发声。荀息的智慧和勇气,不仅挽救了一个国家的危机,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启示:在危急时刻,勇于承担责任,敢于直言,是每一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