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义不容辞,汉语成语,读音为yì bù róng cí,意思是指道义上不允许推辞。出自《醒世恒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谊,小婿义不容辞。”释义:承蒙姑丈的情谊,我不敢推辞。2、不辞劳苦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ù cí láo kǔ,意思是不逃避劳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强。出自唐·牛肃《...
辞的成语有那些
辞的成语有:
1、义不容辞,汉语成语,读音为yì bù róng cí,意思是指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出自《醒世恒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谊,小婿义不容辞。”
释义:承蒙姑丈的情谊,我不敢推辞。
2、不辞劳苦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ù cí láo kǔ,意思是不逃避劳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强。
出自唐·牛肃《纪闻·吴保安》:“今日之事,请不辞劳苦。”
释义:今天的事情,请不要怕吃苦,不要逃避劳累。
3、不辞而别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cí ér bié,意思指没有告辞就离开了。
出自《王粲登楼》第一折:“报老爷得知,王粲不辞而别去了。”
释义:报告老爷知道,王粲没有告别就离开了。
4、万死不辞,汉语成语,拼音是wàn sǐ bù cí ,形容冒生命危险。死一万次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貂蝉曰:‘适间贱妾曾言,但有使令,万死不辞。’”
释义:貂蝉说:之前我曾经说过,只要你有命令,我即便是死一万次也不会推辞。
5、辞不达意,汉语成语,拼音是cí bù dá yì,意思是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出自《仪礼·聘礼》: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
释义:话太多就像说历史一样,话太少则无法表达意思,言辞只要够表达清楚意思和感情就可以了。
2020-04-17
辞的成语有:
1、义不容辞,汉语成语,读音为yìbùróngcí,意思是指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出自:《醒世恒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谊,小婿义不容辞。”
释义:承蒙姑丈的情谊,我不敢推辞。
2、不辞劳苦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ùcíláokǔ,意思是不逃避劳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强。
出自:唐·牛肃《纪闻·吴保安》:“今日之事,请不辞劳苦。”
释义:今天的事情,请不要怕吃苦,不要逃避劳累。
3、不辞而别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ùcíérbié,意思指没有告辞就离开了。
出自:《王粲登楼》第一折:“报老爷得知,王粲不辞而别去了。”
释义:报告老爷知道,王粲没有告别就离开了。
4、百辞莫辩,汉语成语,拼音是bǎicímòbiàn,意思是指用任何话语都无法辩白。
出自:鲁迅《准风月谈·后记》:“被责难者处于时势潮流之下,百辞莫辩,辩则反动更为证实。”
释义:被责怪的人,处在这个时代潮流下,任何的言语都没有办法辩白,辩白反而让事情更加被证实。
5、含糊其辞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hánhúqící,形容有顾虑,不敢把话照直说出来。辞:指话。话说得不清不楚,含含糊糊。形容有顾虑,不敢把话照直说出来。
出自:宋·袁燮《絜斋集》第十八卷:“是非予夺,多含糊其辞;”
释义:是非对错,大多有所顾虑不敢把话说出来,
2020-04-20
成语有:
辞致雅赡、辞富居贫、辞赋风骨、辞旨甚切、辞多受少、辞穷理极、辞不获命、辞巧理拙
辞赋注评、辞丰意雄、辞穷理尽、辞微旨远、辞喻横生、辞简意赅、辞趣翩翩、辞不意逮
义不容辞、含糊其辞、不辞劳苦、与世长辞、万口一辞
扩展资料:
1)辞不达意【cí bù dá yì】【解释】: 辞:言辞;意:意思copy。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2)辞简理博【 cí jiǎn lǐ bó】【解释】: 辞:文词;博:大,深。虽然言词知简单扼要,但说理十分深刻。
3)辞致雅赡【cí zhì yǎ shàn】【解释】: 辞致:文辞的意境和情调;赡:充裕。指文辞的立意和情调高雅脱俗。
4)辞穷理尽【cí qióng lǐ jìn】【解释】: 辞:文辞;穷:完,尽。无话可说,无理可辩。
5)辞简意赅【cí jiǎn yì gāi】【解释】: 简:简练;赅:完备。言辞简练,意思完备。
2020-04-14
一、假以辞色 [ jiǎ yǐ cí sè ]
释义:指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地对待。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六回:“叫他传了那厨子来当一次差,我们在旁边假以辞色,逐细盘问他,怕问不出来?”
二、不辞而别 [ bù cí ér bié ]
释义: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出处: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于是,大家想不辞而别。”
三、万死不辞 [ wàn sǐ bù cí ]
释义:万死:死一万次,形容冒生命危险。死一万次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吾见兄长一面,虽万死不辞。”
四、在所不辞 [ zài suǒ bù cí ]
释义:决不推辞(多用在冒险犯难)。
出处:郭沫若《郑成功》第二章:“国姓爷和你是我的重生父母,只要能够为你们效劳,我就献出生命,在所不辞。”
五、淫辞秽语 [ yín cí huì yǔ ]
释义:淫:淫荡;秽:肮脏。指轻薄猥亵的下流话。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淫词秽语,概所不录。”
译文:轻薄猥亵的下流话,一概不录入。
2020-04-16
1、义不容辞:
读音:yì bù róng cí
表达意思:意思是指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出处:出自《醒世恒言》。
2、与世长辞:
读音:yǔ shì cháng cí
表达意思:意思是离开了人世。
出处: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
3、何患无辞:
读音:hé huàn wú cí
表达意思:意思是指哪里用得着担心没有话说呢?
出处:出自《左传·僖公十年》。
4、假以辞色:
读音:jiǎ yǐ cí sè
表达意思:通常情况下是指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地对待。
出处: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5、辞微旨远:
读音:cí wēi zhǐ yuǎn
表达意思:意思是言词隐微而表达的意思很深远。
出处:出自《梁书·刘之遴传》。
2020-04-14
辞的成语有义不容辞、义正辞严、与世长辞、不辞劳苦、不辞而别、万死不辞、隐约其辞、在所不辞、淫辞秽语、理不胜辞、含糊其辞、何患无辞、闪烁其辞、辞不达意、绝妙好辞、夸大其辞、振振有辞、假以辞色、百辞莫辩、过甚其辞、修辞立诚、溢美之辞、以辞害意、辞微旨远等等。
一、义不容辞 [ yì bù róng cí ]
【解释】:容:允许;辞:推托。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谊,小婿义不容辞。”(承蒙姑丈您的信任,这件事我在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示例】:作为军人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任务。
二、与世长辞 [ yǔ shì cháng cí ]
【解释】:辞:告别。和人世永别了。指去世。
【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行将遁迹山林,与世长辞矣。”(行踪将隐藏消失在山林之中,和人世永别了。)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三、不辞劳苦 [ bù cí láo kǔ ]
【解释】:辞:推托;劳苦:劳累辛苦。不逃避劳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强。
【出自】:唐·牛肃《纪闻·吴保安》:“今日之事,请不辞劳苦。”(今天的这件事,请您不要担心劳累辛苦。)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
四、不辞而别 [ bù cí ér bié ]
【解释】: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出自】: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一折:“报老爷得知,王粲不辞而别去了。”(报告老爷,听说王粲悄悄溜走了。)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
五、万死不辞 [ wàn sǐ bù cí ]
【解释】:万死:死一万次,形容冒生命危险。死一万次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貂蝉曰:‘适间贱妾曾言,但有使令,万死不辞。’”(刚才我曾经说过,只有有指令,愿意拼死效劳。)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2020-04-14
辞的成语有:义不容辞、义正辞严、与世长辞、不辞劳苦、不辞而别 。
1、义不容辞 [ yì bù róng cí ]
【解释】:容:允许;辞:推托。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谊,小婿义不容辞。”
【示例】:我们应该~地担当起这个任务。
2、义正辞严 [ yì zhèng cí yán ]
【解释】:义:道理;辞:言辞。理由正当充足,措词严正有力。
【出自】:宋·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示例】:魏竹冈拆开看时,不料上面写的甚是~。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
3、与世长辞 [ yǔ shì cháng cí ]
【解释】:辞:告别。和人世永别了。指去世。
【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仆适自念,以金盆玉碗贮狗矢,真无颜出见同人,行将遁迹山林,与世长辞矣。”
【示例】:曹冷元那斑白的头发楂和胡须都烧焦了,脸上起着一片红泡,眼睛含着浑泪,~了。 ◎冯德英《迎春花》第十九章
4、不辞劳苦 [ bù cí láo kǔ ]
【解释】:辞:推托;劳苦:劳累辛苦。不逃避劳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强。
【出自】:唐·牛肃《纪闻·吴保安》:“今日之事,请不辞劳苦。”
【示例】:真正难得的,是她那不会厌倦的同情和~的服务。 ◎朱自清《刘云波女医师》
5、不辞而别 [ bù cí ér bié ]
【解释】: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出自】: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一折:“报老爷得知,王粲不辞而别去了。”
【示例】:于是,大家想不辞而别。 ◎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
2020-04-15
与世长辞、不辞劳苦、不辞而别、在所不辞、振振有辞
一、与世长辞 [ yǔ shì cháng cí ]
【解释】:辞:告别。和人世永别了。指去世。
【出自】:冯德英《迎春花》第十九章:曹冷元那斑白的头发楂和胡须都烧焦了,脸上起着一片红泡,眼睛含着浑泪,与世长辞了。
二、不辞劳苦 [ bù cí láo kǔ ]
【解释】:辞:推托;劳苦:劳累辛苦。不逃避劳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强。
【出自】:朱自清《刘云波女医师》:真正难得的,是她那不会厌倦的同情和不辞劳苦的服务。
三、不辞而别 [ bù cí ér bié ]
【解释】: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出自】: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于是,大家想不辞而别。
四、在所不辞 [ zài suǒ bù cí ]
【解释】:决不推辞(多用在冒险犯难)。
【出自】:郭沫若《郑成功》第二章:“国姓爷和你是我的重生父母,只要能够为你们效劳,我就献出生命,在所不辞。”
五、振振有辞 [ zhèn zhèn yǒu cí ]
【解释】:振振: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充分,说个没完。
【出自】:老舍《四世同堂》八:小顺儿的妈的北平话,遇到理直气壮振振有辞的时候,是词汇丰富,而语调清脆,象清夜的小梆子似的。
2020-04-14
1、义不容辞
成语读音:[ yì bù róng cí ]
成语解释:从道义上讲不允许推托、拒绝。
例句:保卫地球的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出自《醒世恒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谊,小婿义不容辞。”
释义:承蒙姑丈的情谊,我不敢推辞。
近义词:见义勇为、当仁不让、谊不容辞、理所当然、责无旁货、匹夫有责
反义词:临难苟免、百般推诿、置身事外、推三阻四、袖手旁观
2、不辞劳苦
成语读音:[ bù cí láo kǔ ]
成语解释:辞:推托;劳苦:劳累辛苦。不逃避劳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强。
出自唐·牛肃《纪闻·吴保安》:“今日之事;请不辞劳苦。”
例句: 张排长不辞劳苦 ,什么事都带头去干。
近义词:不辞劳怨、任劳任怨、不辞辛劳、不辞辛苦、不远千里
反义词:好逸恶劳、拈轻怕重
扩展资料:
带“辞”的组词
一、辞职 [ cí zhí ]
解释:请求解除自己的职务:辞职书。要求辞职。他已经辞了职。
二、辞退 [ cí tuì ]
1、解雇:辞退保姆。
2、辞谢;不接受:辞退礼物。导演请他饰演该片的主要角色,他辞退了。
三、告辞 [ gào cí ]
(向主人)辞别:我怕耽误他的时间,谈了一会儿就告辞了。
四、辞让 [ cí ràng ]
客气地推让:他辞让了一番,才坐在前排。
2020-04-18
成语(点击查看详解) 解释
辩口利辞 辩口:口才好,善于辩论。指能言善辩,伶牙俐齿
卑辞厚礼 卑:谦抑。指言辞谦逊,礼物丰厚
不以辞害志 辞:文辞;志:作品的思想内容。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含糊其辞 糊:不明确,不清楚;辞:同“词”,言辞。指话说得不清不楚,含含糊糊
百辞莫辩 用任何话语都无法辩白。
卑辞重币 卑:谦恭;重:厚;币:礼物。说谦虚的话,送厚重的礼。形容对人有所求。
便辞巧说 指牵强附会、巧为立说。
不辞而别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不辞劳苦 辞:推托。劳苦:劳累辛苦。不逃避劳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强。
不能赞一辞 赞:赞助;赞一辞:添一句话。提不出一点意见。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传闻异辞 传闻:原指久远的事,后指听来的传说;异辞:原指措词有所不同,后指说法不一致。指传说不一致。
辞不达意 辞:言辞;意:意思。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辞富居贫 辞:推辞,推却。原指拒绝厚禄,只受薄俸。现形容抛弃优厚待遇,甘于清贫的生活。
辞尊居卑 辞:推却。不受尊位,甘居卑下。
大肆厥辞 大肆:毫无顾忌。厥:其,他的。铺张辞藻,大展文才。
烦言碎辞 形容文词杂乱、琐碎。
放言遣辞 放言:敞开说;遣辞:用词造句。指无拘无束地说话或写文章。2016-12-24
不辞而别、不辞辛劳2016-12-24
辞的成语有:义不容辞,与世长辞,义正辞严,万死不辞,不辞而别。
义不容辞:
读音:yì bù róng cí
表达意思:指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出处:《醒世恒言》
与世长辞:
读音:yǔ shì cháng cí
表达意思:意思是离开了人世。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
义正辞严:
读音:yì zhèng cí yán
表达意思:理由正当充足,措词严正有力。
出处:宋·张孝祥《明守赵敷文》
万死不辞:
读音:wàn sǐ bù cí
表达意思:形容冒生命危险。死一万次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不辞而别:
读音:bù cí ér bié
表达意思:没有告辞就离开了。
出处:《王粲登楼》
202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