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历史典故与隰州有关?

隰县上天山下的黑桑村,古代是座谷城,城里有尝谷台,是隰州八景中的第一观,叫作“谷城佳砌”。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上天山下一片荒凉,周围的山洞里住着许多人,他们靠打猎来维持生活,当时他们还不懂得种庄稼。一天,从山上走下来一个高大魁梧、手里拿着几束野草的汉子。他走近伪劣的人群,对...
哪些历史典故与隰州有关?
隰县上天山下的黑桑村,古代是座谷城,城里有尝谷台,是隰州八景中的第一观,叫作“谷城佳砌”。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上天山下一片荒凉,周围的山洞里住着许多人,他们靠打猎来维持生活,当时他们还不懂得种庄稼。一天,从山上走下来一个高大魁梧、手里拿着几束野草的汉子。他走近伪劣的人群,对大家说:“我在山上走了好几年,山上的花草果实都品尝许多次,认得许多能吃的东西,为了这个,我一天中过七十多次毒。现在,我把这些东西介绍给大家,教你们用手里的工具开垦土地,种出粮食和其它果实用来食用,以此来弥补食物的不足。大家愿意吗?”众人齐声说:“愿意!”

人们照着他说的办法试种,果然成功了。从此以后,人们的肚子再也不受饿了,大家称呼他“五谷神”。他又教大家把捉来的野兽养起来,驯化使用,现在的马、牛、羊等,就是那时候驯出来的。如果有人病了,他就亲自到山上采野草治病。于是,来这里生活的人渐渐多起来。山洞里住不下,他们用石头垒房子,这里便成了一个人口集中的城市。

五谷神老了,大家齐心合力给他修建了一座台子式住房,叫做“尝谷台”。五谷神去世了,大家就把他埋在尝谷台附近,每年都到台下祭祀,代代相传。到了有文字的年代,他被写成神农氏。据说,他就是我国农业的始祖。元代时,州里还为神农氏立了碑。中国农民种植的玉茭、谷子、黍子等庄稼的技术,据说都是神农氏传下来的。

黑桑村位于陡坡乡西垣,地理位置优越,到县城、到乡政府公路都为柏油路,有回古线穿村而过,距县城约22公里,距乡政府约5公里,交通方便。2020-10-17
球球词典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7-26 11:18:5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隰县上天山下的黑桑村,古代是座谷城,城里有尝谷台,是隰州八景中的第一观,叫作“谷城佳砌”。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上天山下一片荒凉,周围的山洞里住着许多人,他们靠打猎来维持生活,当时他们还不懂得种庄稼。一天,从山上走下来一个高大魁梧、手里拿着几束野草的汉子。他走近伪劣的人群,对...

  •  湖北倍领科技 一个阝一个㬎念什么

    山西省内有一名为隰县的地方,位于北纬36°,是国际公认的梨果优质产区。隰县古称隰州,县名始于隋朝,历史上是春秋五霸晋文公重耳的封地之一,著名的重耳奔楚便发生在这里。隰县地处吕梁山南麓,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四季分明。这里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隰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  翡希信息咨询 “要仗英名垂竹帛”的出处是哪里

    “要仗英名垂竹帛”出自宋代张耒的《送刘季孙栽隰州》。关于这句诗及其出处,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诗句含义:“要仗英名垂竹帛”表达了诗人希望刘季孙能够凭借自己的英勇名声,在历史上留下不朽的记载。其中,“竹帛”在古代常用来指代史册。 诗歌背景:《送刘季孙栽隰州》是张耒为送别友人刘季孙前往隰...

  •  倍领趣闻 蒲县历史沿革

    历经五代,蒲县先后被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统治。金兴定五年,蒲县晋升为蒲州,蒙古至元三年废县并入隰川县,元至元三十一年复置。明洪武年间,蒲县隶属于山西省平阳府,清朝顺治、雍正年间,归属多次变动,最终于雍正九年归隶隰州。民国时期,蒲县的政治归属频繁调整,从省直领到河东道、第六、第...

  •  尬曲真茶大队 吕梁最具特色的是什么 从古到今 要与历史文化有关

    当时吕梁地区有屈邑、平陵邑、中阳邑及瓜衍县等。历代吕梁分属于石州、汾州、岚卅、隰州,晋宁军、太原府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吕梁各县均属晋绥边区(先称晋西北)行政公署。1949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以后,吕梁境内设兴县专区和汾阳专区。1971年5月1日,吕梁地区组建。2004年7月撤消吕梁...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