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运用了几个典故

李商隐《锦瑟》一诗中用了4个典故,分别是“庄周蝶梦”、“杜鹃啼血”、“良玉生烟”、“沧海珠泪”。1、“庄周蝶梦”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好情境。2、“杜鹃啼血”以冤禽兽托写很怀,来表达殷切的思念。3、“良玉生烟”借此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一种复杂的惆怅情怀,既有...
锦瑟运用了几个典故
《锦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诗题"锦瑟",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无题诗。此诗是李商隐最难索解的作品之一,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
李商隐《锦瑟》一诗中用了4个典故,分别是“庄周蝶梦”、“杜鹃啼血”、“良玉生烟”、“沧海珠泪”。
1、“庄周蝶梦”
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好情境。
2、“杜鹃啼血”
以冤禽兽托写很怀,来表达殷切的思念。
3、“良玉生烟”
借此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一种复杂的惆怅情怀,既有对其高旷浩净的爱赏,也有一丝的感伤。
4、“沧海珠泪”
借此具有极高美学意味的理想景色,来抒发一种高洁情感无法亲近的仇恨。
赏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无端,无缘无故,生来就如此。乐器,琴有三弦、五弦;筝有13弦;而“瑟”却有五十弦。用这么多弦,来抒发繁复之情感,该是多么哀伤。古有泰帝与素女之典故,已是哀伤至极了。诗人以这个典故作为喻象,暗示自喻诗人与众不同,别人只三弦、五弦,而诗人之瑟却有五十弦之多。真是得天独厚之天才。暗示他天赋极高,多愁善感,锐敏幽微。比兴用得多么高妙。下一句,一弦一柱,追忆青春恋爱的年华。首联总起,引领下文,以下都是追忆美好的青春。但又美景不长,令人失落惆怅。
颔联的两句,写的是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然达到一个高潮。
律诗一过颔联,“起”“承”之后,已到“转”笔之时,笔到此间,大抵前面文情已然达到小小一顿之处,似结非结,含意待申。在此下面,点笔落墨,好像重新再“起”似的。其笔势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断丝连,或者推笔宕开,或者明缓暗紧,手法可以不尽相同,而神理脉络,是有转折而又始终贯注的。当此之际,诗人就写出了“沧海月明珠有泪”这一名句来。
颈联前一句把几个典故揉合在一起,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一笔而能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实不多见。2024-09-03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7:59:2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锦瑟》这首诗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四个典故,这四个典故分别源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故事,赋予了诗歌丰富的象征意义。第一个典故是“庄周梦蝶”,它出自庄子的著作,通过这个典故,诗人表达了一种虚幻与真实交织的哲学思考,仿佛现实与梦境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让人难以分辨。第二个典故“杜鹃泣血...

  • 李商隐《锦瑟》一诗中用了4个典故,分别是“庄周蝶梦”、“杜鹃啼血”、“良玉生烟”、“沧海珠泪”。1、“庄周蝶梦”: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好情境。2、“杜鹃啼血”:以冤禽兽托写很怀,来表达殷切的思念。3、“良玉生烟”:借此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一种复杂的惆怅情怀...

  • 李商隐《锦瑟》一诗中用了4个典故,分别是“庄周蝶梦”、“杜鹃啼血”、“良玉生烟”、“沧海珠泪”。1、“庄周蝶梦”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好情境。2、“杜鹃啼血”以冤禽兽托写很怀,来表达殷切的思念。3、“良玉生烟”借此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一种复杂的惆怅情怀,既有...

  • 在李商隐的《锦瑟》中,他巧妙地运用了多个典故,如庄周梦蝶和望帝啼鹃,以此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庄周梦蝶,源自《庄子·齐物论》,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悠然自得地飞翔,直到醒来后才意识到自己原来是庄周。这个典故传达了诗人对现实与梦境、自我与他者之间界限模糊的思考,以及对人生...

  •  深空游戏 锦瑟运用了多少典故

    典故三:沧海月明珠有泪 传说珠生于蚌,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又有南海鲛有泣泪,颗颗成珠的故事。诗人借此把月珠泪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一种复杂的怅惘情怀。典故四:蓝田晶暖玉生烟 蓝田的玉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美玉的精气冉冉上腾,远察如发,近观却元...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