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典故

中秋节的典故有《吴刚折桂》《嫦娥奔月》等。1、《吴刚折桂》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
中秋节的典故
中秋节的典故有《吴刚折桂》《嫦娥奔月》等。
1、《吴刚折桂》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

2、《嫦娥奔月》
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中秋节的特点:
1、团圆:中秋节是家庭团聚的时刻,家人会一起享受美食、赏月和交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单位,中秋节为家人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团聚机会。
2、赏月:中秋节期间,人们会欣赏月亮并举行赏月活动。在中国文化中,月亮被视为美好、神圣和吉祥的象征,赏月也是表达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感激之情的方式之一。
3、吃月饼:中秋节期间,人们会吃月饼,这是一种特殊的传统食品。月饼通常由面粉、糖和果仁等制成,外皮酥脆,里面甜软。吃月饼象征着团圆、和谐和幸福。
4、祭月:在中秋节期间,人们会举行祭月仪式。这个仪式通常在月圆之夜举行,人们向月亮献上供品并燃香祈福,表达对月亮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5、文化活动:中秋节期间,人们会举行各种文化活动,如赏花灯、猜灯谜、唱中秋歌等。这些活动丰富了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使人们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6、传统食品:除了月饼,中秋节期间还有许多传统食品,如柚子、菱角、柿子等。这些食品各有各的寓意,如柚子象征着团圆和吉祥,菱角则代表着聪明和智慧。
2023-10-09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4:58:2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关于中秋节的典故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月饼起义”“玄宗游月”“貂蝉拜月”等。1、“嫦娥奔月”相传,嫦娥是一个美丽善良的仙女,她为了拯救百姓,偷吃了后羿的不死之药,于是飞向了月宫。2、“吴刚伐桂”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吴刚为了给月宫增添壮...

  • 中秋节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嫦娥奔月的故事。传说中,后羿射下九个太阳,拯救了人间,王母娘娘赐给他一包不死药,后羿将其交给妻子嫦娥保管。然而,心怀不轨的蓬蒙试图夺走不死药,嫦娥在危急时刻吞下药丸,飞向了月宫。后羿悲痛欲绝,但每晚都能在月亮上看到妻子的身影,于是人们开始在...

  • 中秋节的典故有《吴刚折桂》《嫦娥奔月》等。1、《吴刚折桂》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

  • 中秋节传说故事一嫦娥奔月:相传,嫦娥偷吃了丈夫从西王母那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是她却十分的寂寞,后来,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说:“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第二天,丈夫照妻子的吩咐去...

  • 中秋节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历史典故之一是嫦娥奔月的故事。相传,嫦娥是后羿的妻子,他们因服用了仙药而升仙,但嫦娥选择了留在月亮上的广寒宫。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对月亮的崇拜和对长生不老的追求。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会祭拜嫦娥,祈求吉祥和平安。同时,嫦娥奔月的故事也成为了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习俗...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