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历史典故的成语有哪些

含有历史典故的成语:远近交攻、穷图匕现、指鹿为马、孺子可教、毛遂自荐、愚公移山等。拓展知识:1、远交近攻:战国末期,七雄争霸。秦国经商鞅变法之后,势力发展最快。秦昭王开始图谋吞并六国,独霸中原。公元前270年,秦昭王准备兴兵伐齐。范雎(jū)此时向秦昭王献上“远交近攻”之策,阻秦国攻齐...
含有历史典故的成语有哪些
含有历史典故的成语:远近交攻、穷图匕现、指鹿为马、孺子可教、毛遂自荐、愚公移山等。

拓展知识:
1、远交近攻:
战国末期,七雄争霸。秦国经商鞅变法之后,势力发展最快。秦昭王开始图谋吞并六国,独霸中原。公元前270年,秦昭王准备兴兵伐齐。范雎(jū)此时向秦昭王献上“远交近攻”之策,阻秦国攻齐。他说:齐国势力强大,离秦国又很远,攻打齐国,队伍要经过韩、魏两国。
队伍派少了,难以取胜,多派队伍,打胜了也无法占有齐国土地。不如就先攻打邻国韩、魏,逐步推进。为了防止齐国与韩、魏结盟,秦昭王派使者主动与齐国结盟。其后十余年,秦始皇继续坚持“远交近攻”之策,远交齐楚。
首先攻下韩、魏,然后又从两翼进兵,攻破赵、燕,统一北方;攻破楚国,平定南方;最后把齐国也收拾了。秦始皇征战十年,终于实现了统一中国的愿望。

2、图穷匕见:
战国末期,秦国很强盛,就不断出兵侵占其它国家的领土。秦国攻占了赵国的都城,而且一直打到北部的燕国。燕国的太子丹焦虑不安,决定派勇士荆轲到秦国去刺杀秦王,并让秦舞阳作他的助手。为了取得秦王信任和欢喜,以便有机会靠近他,燕太子丹让荆轲带去两样东西作礼物。
一是秦王急于得到的秦国叛将和秦王的仇人樊于期的人头;一是燕国的地图。樊于期的人头和地图分别装在两个匣子里。地图里裹着行刺秦王的匕首,匕首是由毒液泡过的,只要刺破一点皮,就能使秦王丧命。荆轲和秦舞阳二人到了秦国都城咸阳后。
先用金银珠宝买通秦王的大臣蒙嘉,再通过他对秦王说,燕国的荆轲要把叛将的人头和燕国地图献给秦王。秦王大喜,就在咸阳宫里摆下酒宴,接见燕国来的勇士。荆轲在前,秦舞阳随后,登上宫殿。这个时候,秦舞阳紧张得腿都有点发抖了,而荆轲却坦然自若,面无惧色。
秦王看过仇人樊于期的人头,又让荆轲把燕国的地图献上来。荆轲捧着地图来到秦王面前,恭恭敬敬地献上去。秦王慢慢把地图展开,仔细观看。地图将要展到尽头,裹在里边的匕首突然露了出来。这个时候,荆轲迅速一手抓住秦王的衣袖,一手抓起匕首向秦王刺去。
秦王一见,吓得扯断衣袖,转身就逃。荆轲没有刺中秦王,就在后边紧追。这个时候,秦王的卫士赶来了。秦王拔出身上的长剑,砍伤了荆轲的左腿。荆轲倒在地上,把手中的匕首向秦王投去,但没有击中。结果,勇士荆轲被拥上来的卫士杀死了。
2023-10-27
球球词典 阅读 32 次 更新于 2025-09-11 12:01:5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翡希信息咨询 十个含历史典故的成语含解释

    以下是十个含历史典故的成语及其解释:背水一战: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典故源自楚汉相争时期,韩信领兵攻赵,命令士兵背靠大河布阵,不留退路,以示决战之心,最终大获全胜。望梅止渴:意为梅子酸,人看见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借以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典故出自三国时期,曹操行军途中士兵...

  •  张俊杰组织 十个含历史典故的成语含解释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宰相匡衡从小因为家贫,没有条件进学堂,他白天帮人干活,晚上没钱买灯油,就只好在家里土墙上凿一个洞,借隔壁的灯光来读书,甚至到有书的人家去免费帮工换取书本,他刻苦学习终于在汉元帝时期当上太子少傅【成语举例】因效匡衡凿壁之义,于墙上穴一小孔,置灯彼屋而光射此房。 清·李渔《闲情...

  • 负荆请罪,原指战国时期赵国的廉颇向蔺相如道歉的故事。廉颇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表示真心诚意地道歉。这一成语用来表示真心诚意地向人道歉。指鹿为马,赵高指着鹿说它是马,以此混淆黑白。这一成语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单刀赴会,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荆州宴会。这一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

  •  唔哩头条 关于历史典故的成语

    1. 愚公移山:讲述了愚公为了通行便利,决心移走挡在家门口的两座大山的故事。象征坚持不懈,最终能够达成目标。2. 后羿射日:传说中后羿为救苍生,射下九个太阳的故事。体现了英勇无畏和拯救民众的精神。3. 女娲补天: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拯救万物的故事。代表了补救过失和重建秩序的意志。4. 负荆...

  •  翡希信息咨询 含有历史典故的成语求帮助

    以下是一些含有历史典故的成语及其解释:1. 杯弓蛇影 解释: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历史典故:出自《晋书·乐广传》。讲的是乐广请客吃饭,挂在墙上的弓照在酒杯里,有个客人以为酒里有蛇,回去后疑虑成疾,经乐广说明原因后才治好。2. 伯乐相马 解释: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爱惜人才。 历史典故...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