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从一鸣惊人到问鼎九州 楚庄王的称霸之路典故有多少?

楚庄王是楚国先祖熊绎第二十二代后人,也是楚国的第九位王。楚庄王即位时,他的父亲楚穆王算是给他丢下一个不大不小的烂摊子,内部忧患不断,外部诸侯觊觎。即位后先是内部大臣公子燮与公子仪爆发叛乱;第二年附属国蔡国在家门口被晋侯击败灭亡;第三年国内又由于连年大旱导致民不聊生,四方少数民族...
春秋战国:从一鸣惊人到问鼎九州 楚庄王的称霸之路典故有多少?
春秋五伯,齐桓晋文以「 ”信义”令天下,秦伯楚王以「 ”王道”率诸侯。同秦国相似,春秋时期的楚国位于长江流域,就当时而言则属于是中原南僻地区,虽然有沃土千里、雄兵百万,但还是和秦国一样不被众诸侯所承认。直到后来楚成王励精图治,大力发展综合国力,才使得楚国在诸侯中逐渐抬起了头,后来到了楚庄王时期,国力更是一度达到了顶峰。 陈兵洛邑 问鼎九州 《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八年(公元前606年),楚国百万雄师陈兵洛水之畔,观兵于周疆,并向周天子使臣询问九鼎的大小规模。九鼎是什么?九鼎就是天下。楚庄王的这一举动意思再明显不过,正如史家所言:「 ”示欲逼周取天下”,这便是成语「 ”问鼎九州”的典故由来。洛邑一行,楚庄王得到了周天子的认可,也正式在诸侯中称霸,不同于齐桓晋文的是:齐晋以德服人,庄王以武服人。 楚庄王是楚国先祖熊绎第二十二代后人,也是楚国的第九位王。楚庄王即位时,他的父亲楚穆王算是给他丢下一个不大不小的烂摊子,内部忧患不断,外部诸侯觊觎。即位后先是内部大臣公子燮与公子仪爆发叛乱;第二年附属国蔡国在家门口被晋侯击败灭亡;第三年国内又由于连年大旱导致民不聊生,四方少数民族也纷纷趁火打劫,叛乱频频。 三年不鸣 一鸣惊人 当时楚庄王即位后,楚国的老百姓都想着他会是一位大有作为的君主,能够继承他祖父楚成王的霸业,结果即位后的楚庄王却令朝堂内外倍感失望。原来楚庄王即位后非但没有去励精图治,光复祖宗基业,反而是沉迷于声色犬马中无法自拔,更可气的是他还不允许群臣进谏,否则杀无赦。楚庄王的所作所为令楚国上下悲哀不已,都认为楚国怕是要玩完了。《史记·楚世家》记载: 庄王即位三年,不出号令,日夜为乐,令国中曰:「 ”有敢谏者死无赦!” 然而天下人却不知道,楚庄王的所作所为只是假象,内心深处渴望复兴霸业的楚庄王用了一招「 ”假痴不颠”,不仅瞒过了自己的外敌内患,还瞒过了楚国的群臣百姓。他用了三年的时间去摸索楚国的振兴之路,摸清了国内外强敌的一举一动。楚庄王三年,大臣伍举冒死进谏,巧用辞令规劝楚庄王处理朝政,结果庄王只是一番高谈阔论,并未有任何实际举动。随后大夫苏从也坐不住了,再一次进宫劝谏,细谈之下,才明白庄王的真正意图。从此楚庄王一改往日形象,斩杀奸臣、剿除判党、任用贤才、处理朝政,庄王六年时肃清了内忧外患,击败近敌宋国,正式开启了复兴之路。 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史记·楚世家》 攘平四夷 称霸中原 楚庄王八年,以勤王的名义率军北上征伐浑戎,数十万大军陈兵洛水。周王室派人前往劳军,楚庄王随后问使者九鼎有多大?有多重?心中已经有了称霸的想法,甚至是取周王室代之的野心,后来经过王孙满一番利害言辞的劝谏后率军南归。这一次军事行动楚庄王虽然没有能够真正达到问鼎天下的野心,不过基本上算是在天下诸侯和周王室中间树立了自己的威信,正式称霸,成为中原霸主、「 ”诸侯之长”。 回国后十数年间,楚庄王先后灭掉了陈国、舒国等中小型诸侯国,国土绵延数千里,雄兵数十万,国富民丰。跟老牌中原霸主晋国的决战已经是大势所趋。一山不容二虎,楚庄王十五年,晋楚「 ”颖北之战”的号角正式吹响,结果楚军大败而归,第一次晋楚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庄王十七年,经过一番休整之后的楚国卷土重来,先是击败晋国附属郑国,随后在「 ”邲之战”中击败晋国援军,晋国大伤元气,各个附属小国全部离晋归楚,楚国实力大增,楚庄王也成为新的「 ”诸侯之长”,威震天下! 何德何能? 诸侯之长 楚庄王能够短时间内在中原诸侯中称霸,离不开三点:楚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当时楚国的国土方圆万里,又得以长江天然水利灌溉,说是沃土千里毫不夸张。而在奴隶制封建社会中,农业是发展的根本,楚国能有如此优良的天然环境,何愁民不殷国不富?再者楚国有极大的地理优势,易守难攻,除了北方有强敌以外,其余东部、南部地区在当时而言,并不能产生太大的威胁,没有了后顾之忧。 第二,「 ”楚国代代有贤王”。楚国在第七任王楚成王的励精图治、发展整顿之下,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第八代楚穆王算不上大有为君主,但在位期间攻占讨伐等一系列的军事行动也扩充了不少实力。虽然楚庄王即位后有内忧外患,但国家的根本没变,底子还在,并不是一落千丈、不堪一击。真正的没落其实是在楚庄王去世之后的数十年间才被晋国压了一头、占了上风。 第三,楚庄王君臣的杰出能力。庄王在位期间任用贤才、积极发展、训练军队,这一切都离不开楚庄王个人的优秀的政治手段和勃勃雄心。而且楚庄王在位期间对于法治十分重视。《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中就记载了一件关于楚国太子犯法被廷理责备的事,庄王知道后非但没有责怪廷理,反而重重赏赐,并告诫太子,不可以身试法,堪称是以法治国的典范之一。有这样的君,这样的臣,还有这样的国民,楚国想不称霸都难! 「 ”春秋五伯”的文章就此告一段落。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或用「 ”仁义”,或以「 ”霸权”。究其根本,除了必不可少的强大国力,剩下的就是自身杰出的政治才能和君臣一心的奋斗精神,最终得以交相辉映,闪耀春秋乱世,今人闻之尚且肃然起敬,何况古人哉! 引用文献 《史记·楚世家》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2022-10-07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5:46:4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陈兵洛邑 问鼎九州 《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八年(公元前606年),楚国百万雄师陈兵洛水之畔,观兵于周疆,并向周天子使臣询问九鼎的大小规模。九鼎是什么?九鼎就是天下。楚庄王的这一举动意思再明显不过,正如史家所言:「 ”示欲逼周取天下”,这便是成语「 ”问鼎九州”的典故由来。洛邑一...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