沆瀣一气的典故源于唐代科举考试。唐代时,崔沆担任主考官,考生中有名叫崔瀣的人,崔沆对崔瀣的考卷大为赞赏。按当时规矩,考中的人算是主考官的“门生”,于是崔瀣以门生身份拜谒崔沆。由于两人姓名中各有一个“沆”和“瀣”字,在当时被好事者戏称为“座主门生,沆瀣一气”,本是一句玩笑话。...
沆瀣一气典故 沆瀣一气释义
沆瀣一气的典故源于唐代科举考试。唐代时,崔沆担任主考官,考生中有名叫崔瀣的人,崔沆对崔瀣的考卷大为赞赏。按当时规矩,考中的人算是主考官的“门生”,于是崔瀣以门生身份拜谒崔沆。由于两人姓名中各有一个“沆”和“瀣”字,在当时被好事者戏称为“座主门生,沆瀣一气”,本是一句玩笑话。但后来有人质疑崔瀣中举后很快得到好官职,于是“沆瀣一气”逐渐演变成暗指两人有私人关系的贬义词。
沆瀣一气的释义:泛指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2025-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