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侃母亲的典故是截发筵宾。1、截发留宾,汉语成语,拼音是jié fā liú bīn,意思是以之为贤母好客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贤媛》。2、东晋时期,范阳孝子范逵去陶侃家投宿,陶侃有名气,但家里清贫,与母亲湛氏相依为命,艰难度日。陶侃发愁了,湛氏把自己的长发剪下,让儿子拿到市场上卖了换...
陶母“截发筵宾”、“封坛退鲊”等典故被广为传颂,大家尊其为“贤母”。陶侃的母亲湛氏,是中国古代一位有名的良母。她以教子有方和宽厚待人称道于世。 陶侃幼为孤子,家境贫寒。陶母含辛茹苦,靠纺纱织麻维持生计,供养陶侃读书。陶母湛氏 陶母湛氏(243-318),是东晋名将陶侃(陶渊明之曾祖)的母亲...
中国历史上的陶母湛氏,是一位著名的贤母典范。她以教育有方、待人宽厚而著称,被誉为古代的模范母亲。陶侃幼时丧父,家境贫寒。湛氏不辞辛劳,靠纺纱织麻养活陶侃读书,留下“截发筵宾”的佳话。陶母以“封坛退鲊”的典故,教育陶侃要廉洁奉公,为他后来成为官员打下坚实基础。在范逵来访时,陶母以...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所以头发是不可以轻易剪的。陶母如此举动,足见她待客之诚心。 所以范逵大为感动,遂举荐陶侃由县吏拜授郎中,从此后,陶侃走上了发达的仕途。 这就是成语“截发筵宾”的典故,指真心待客。 陶母还有一个广为传颂的故事是“封...
陶母退鱼是典故,叫“陶母封鮓”。原文: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鲊饷母。母封鮓付吏,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翻译:陶侃青年时代做管理河道及渔业的官吏,曾经(派官府里的差役)把一坛糟鱼送给母亲。陶侃的母亲将送来的糟鱼封好交还给差役,写了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