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和对联有哪些?

秀才做诗:有两手,“手”谐音“首”,用来形容秀才作诗才华出众。对联: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这副对联巧妙地运用了谐音,将“锯”与“句”、“蹄”与“题”相对应,既形象又有趣。 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这里“荷”谐音“何”,“藕”谐音...
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和对联有哪些?
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和对联如下:
古诗: 《无题》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其中“丝”谐音“思”,巧妙地表达了深沉的思念之情。 《杨柳枝》温庭筠: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这里的“烛”谐音“嘱”,“围棋”谐音“违期”,寓意着深深的嘱托和不要违背归期的愿望。 《竹枝》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谐音“情”,含蓄地表达了情感的微妙变化。
歇后语: 妈妈的众姐姐:多疑,利用“疑”和“姨”的谐音,表达了幽默的效果。 戏台上的鞭子:加码,“码”谐音“马”,形象地描绘了戏台上的道具。 观音堂里着火:妙哉,“妙哉”与“庙灾”谐音,形成了讽刺或幽默的效果。 弄堂里跑马:题难出,这里“题”谐音“蹄”,形象地描绘了马在狭窄弄堂里奔跑的困难。 秀才做诗:有两手,“手”谐音“首”,用来形容秀才作诗才华出众。
对联: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这副对联巧妙地运用了谐音,将“锯”与“句”、“蹄”与“题”相对应,既形象又有趣。 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这里“荷”谐音“何”,“藕”谐音“偶”,“杏”谐音“幸”,“梅”谐音“媒”,表达了美好的祝愿。 灯笼笼灯,纸壳原来只防风;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这副对联同样运用了谐音,将“纸”谐音为“枳”,“半下”谐音为“半夏”,体现了汉字的巧妙和趣味性。 孔子生于舟未,光舞起自汉中。“舟”谐音“周”,“光舞”谐音“光武”,“汉中”在此处双关,既指地名也指天空,体现了汉字的音韵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师姑田上担禾上,美女堂前抱绣裁。这副对联中的“禾上”谐音“和尚”,“绣裁”谐音“秀才”,同样展现了汉字的谐音魅力。
2025-03-15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9:03:2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快乐生活 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者故事?

    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思)(无题 李商隐)2.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烛-哪族嘱,围棋-违期) 杨柳枝 温庭筠 3.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情)竹枝 刘禹锡 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歇后语:- 妈妈的众姐姐 --...

  • 1. 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 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歇后语 - 妈妈的众姐姐 —— 多疑(姨)- 戏台上的垛口 —— 不成(布城)- 戏台上的鞭子 —— 加码(假马)- 观音堂里着火 —— 妙哉(庙灾)- 孙猴子坐金銮殿 —— 不象仁(...

  •  唔哩头条 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

    1.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2.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需媒。二、古诗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泪成灰泪始干。(丝-思)(无题 李商隐)3. 歇后语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

  • 3. 古诗:《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4. 歇后语:芝麻开花——节节高。解释:比喻人步步高升,地位或境遇不断改善。5. 故事:《掩耳盗铃》古时候有个人想偷铃铛,但他担心铃铛的声音被别人听见,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掩耳盗铃,以为这样别人就听不见...

  • 以下是几个能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和故事:1. 古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解释:这首诗通过“远上寒山”、“白云深处”等意象,展现了汉字的表意性和意境美。2. 歇后语:“月亮跟着太阳走。”解释:这句歇后语利用汉字的象形特点,形象地表达了月亮跟随太阳的自然现象。3....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