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诚信成语的典故

关于诚信成语的典故,详细介绍如下:一、一诺千金:1、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
关于诚信成语的典故
关于诚信成语的典故,详细介绍如下:
一、一诺千金:
1、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通缉季布。

2、这时敬慕季布为人的人,都在暗中帮助他。不久,季布经过化装,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又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候夏侯婴说情。刘邦在夏侯婴的劝说下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
3、有一个季布的同乡人曹邱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马上去见季布。季布听说曹邱生要来,就虎着脸,准备发落几句话,让他下不了台。谁知曹邱生一进厅堂,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阴沉,话语多么难听,立即对着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与季布拉家常叙旧。
4、并吹捧说:“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样的话,您怎么能够有这样的好名声传扬在梁、楚两地的呢?我们既是同乡,我又到处宣扬你的好名声,你为什么不愿见到我呢?”
5、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这番话,心里顿时高兴起来,留下他住几个月,作为贵客招待。临走,还送给他一笔厚礼。后来,曹邱生又继续替季布到处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二、一言九鼎:
1、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2、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

3、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2023-03-27
球球词典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7-27 00:51:1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5、尾生抱柱:尾生是古代的一位书生,他和心爱的姑娘约定在桥下相会。然而姑娘未能按时到达,尾生为了不失信于人,在桥下苦等,直到洪水涌来仍未离开。最后尾生抱住桥柱被淹死,表现出了他对诚信的执着。诚信的成语的句子:1、他对合作伙伴的一诺千金,让人们都愿意与他合作,因为他信守承诺,值得信赖。

  • 诚信的成语典故简短如下: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有:曾子杀猪、立木为信、一诺千金、一饭千金、宋濂借书。1、曾子杀猪。故事梗概:曾子的妻子到集市去,她的儿子一边跟着她一边哭泣。他的母亲(曾子的妻子)说:你回去,等我回家后为你杀一头猪。妻子到集市后回来了,曾子就要抓住一头猪把它杀了,妻子...

  • 【一诺千金】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立木为信】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

  •  翡希信息咨询 与诚信有关的成语典故

    与诚信有关的成语典故,主要有以下几点:一、“驷马难追”含义: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形容说话有信用,说到做到。出处:出自《新五代史·高祖皇后李氏传》,原文为“不幸先帝厌代;嗣子承祧;不能继好息民;而反亏恩辜义、兵戈屡动;驷马难追;戚实自贻;咎将谁执!”。这句...

  • 一诺千金的故事源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季布是秦朝末年的义士,他以诚信闻名,无论承诺多么艰难,他都会尽力完成。季布在项羽手下时,多次击败刘邦,但项羽失败后,刘邦悬赏捉拿季布。然而,季布因其诚信赢得了人民的爱戴,最终被刘邦赦免,封为中郎,后改封河东太守。曹邱生得知季布的转变后,前往...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