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陪鲤对的典故叨陪鲤对的典故意思

16.’我回去就学礼。17.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18.”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启发,听了关于礼的启发,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启发。19.” 叨陪鲤对是《论语》中的一个典故,出自《论语·季氏》。20. 叨陪:惭愧地用以自比。
叨陪鲤对的典故叨陪鲤对的典故意思
1.原文: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

2.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

3.’‘不学《诗》,无以言。

4.’鲤退而学《诗》。

5.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

6.’‘不学《礼》,无以立。

7.’鲤退而学《礼》。

8.闻斯二者。

9.”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10.” 翻译: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

11.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

12.’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

13.’我回去就学《诗》。

14.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

15.’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

16.’我回去就学礼。

17.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

18.”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启发,听了关于礼的启发,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启发。

19.” 叨陪鲤对是《论语》中的一个典故,出自《论语·季氏》。

20. 叨陪:惭愧地用以自比。2022-07-15
球球词典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7-27 14:38:1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翡希信息咨询 《滕王阁序》中“他日趋庭,叨陪鲤对”的典故是什么?

    这就是“趋庭”和“叨陪鲤对”的典故由来。典故含义:这个典故通常被用来表示子女接受父亲教诲的情境,或者指受到长辈的熏陶和教育。在《滕王阁序》中,作者用这个典故来表达自己对长辈教导的怀念和尊敬,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  翡希信息咨询 叨陪鲤对的典故

    叨陪鲤对是指子女接受父亲教诲的典故,具体解释如下:典故来源:叨陪鲤对出自《论语·季氏》,原文记载了陈亢与伯鱼之间的对话。典故含义:叨陪:是惭愧地用以自比的意思,表示自谦,认为自己能够陪伴在父亲身边接受教诲是难得的荣幸。鲤对:指伯鱼接受其父孔子的教诲,特指子女恭敬地接受父亲的教导。典...

  •  宜美生活妙招 谁有典故他日趋庭叨陪鲤对的故事

    寓意:含义:“他日趋庭,叨陪鲤对”意指来日将接受父亲的教诲,强调了子女应该虚心接受父母或长辈的教导,努力提升自己的学识和修养。文化价值:这个典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师重教、重视家庭教育的价值观,也展示了孔子作为伟大教育家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和用心。

  •  翡希信息咨询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这句话化用了《论语·季氏》中的典故,原句是“鲤趋而过庭”,讲的是孔子之子孔鲤在父亲面前快步走过,接受父亲教诲的故事。这里,“他日趋庭”指的是作者在将来有一天要像孔鲤那样在父亲面前接受教诲,“叨陪鲤对”则表示自己能有幸陪伴在父亲身边,接受他的教诲,这是一...

  •  起航知识小百科 叨陪鲤对的典故

    ’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启发,听了关于礼的启发,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启发。”3、叨陪鲤对是《论语》中的一个典故,出自《论语季氏》。4、叨陪:惭愧地用以自比。鲤对是指子女接受父亲的教诲 ...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