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的典故

十面埋伏,这个典故出自楚汉相争这场战争。 汉高帝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02年10月,汉王刘邦率本部人马,追击向彭城撤退的项羽。追到阳夏的南边,刘邦下令暂停追击,派使者命韩信、彭越与自己在固陵会师,联合追击项羽。此后的作战形势,基本上构成了对项羽军“十面埋伏”的战略包围。韩信三十万兵马自齐南下...
十面埋伏的典故
十面埋伏,这个典故出自楚汉相争这场战争。 汉高帝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02年10月,汉王刘邦率本部人马,追击向彭城撤退的项羽。追到阳夏的南边,刘邦下令暂停追击,派使者命韩信、彭越与自己在固陵会师,联合追击项羽。

此后的作战形势,基本上构成了对项羽军“十面埋伏”的战略包围。韩信三十万兵马自齐南下,切断了项羽向彭城的退路;彭越率数万兵马到达固陵与刘邦会师,担任主攻;刘贾与英布自寿春率兵北进,切断项羽南逃之路。五、六十万汉军重重包围,项羽十万楚军节节败退,退至距彭城东南八十公里的垓下时,就寸步难行了。

通过三年多的楚汉相争,汉王刘邦终于取得了军事上的绝对优势。汉军“十面埋伏”,形如天网,楚军固守垓下,势如鸟雀。此刻,项羽军的反击好似困兽犹斗;刘邦军的进攻捷报频传。
垓下战场,杀声震天。两军拚搏,你死我活。著名的“十面埋伏”的战争就这样展开了。
2022-11-24
球球词典 阅读 31 次 更新于 2025-09-11 19:31:1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十面埋伏,这个典故出自楚汉相争这场战争。 汉高帝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02年10月,汉王刘邦率本部人马,追击向彭城撤退的项羽。追到阳夏的南边,刘邦下令暂停追击,派使者命韩信、彭越与自己在固陵会师,联合追击项羽。此后的作战形势,基本上构成了对项羽军“十面埋伏”的战略包围。韩信三十万兵马自齐南下...

  •  唔哩生活 十面埋伏出自哪个典故

    十面埋伏这一典故源自楚汉相争的历史事件。公元前202年10月,汉王刘邦带领其军队追击撤退至彭城的项羽。当追至阳夏南边时,刘邦下令暂停追击,并派遣使者命令韩信和彭越与自己会在固陵,共同追击项羽。接下来的战斗中,形成了对项羽军队的“十面埋伏”战略包围。韩信率领三十万大军从齐地南下,切断了项羽返回...

  •  宜美生活妙招 十面埋伏出自什么典故

    “十面埋伏”出自楚汉相争时期的垓下之战典故。典故概述:在楚汉相争时期,汉王刘邦为了战胜项羽,重用了淮阴人韩信。韩信在军事上展现出卓越的才能,先后活捉了多位敌方将领。在被刘邦封为齐王后,他率领30万大军与彭越的军队会师,共同对抗项羽。在垓下(今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东南),韩信采取了“十面埋伏...

  •  影之旅人 十面埋伏故事内容

    二、历史典故“十面埋伏”背景:秦末楚汉相争,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核心人物:韩信:汉军统帅,设计“十面埋伏”战术。项羽:西楚霸王,因战术失败最终自刎乌江。事件经过:战术布局:公元前202年,韩信率30万汉军联合彭越部队,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将项羽军队层层包围,埋伏十重兵力。心理战:夜间令汉军唱...

  •  翡希信息咨询 十面埋伏出自什么典故

    “十面埋伏”出自楚汉相争时期的垓下之战典故。具体解释如下:背景:楚汉相争时期,汉王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战术实施:汉将韩信被刘邦重用,并在垓下采取“十面埋伏”的战术,率30万大军和彭越的军队会师,将项羽的军队团团围住。结果:项羽在十面埋伏的战术逼迫下,最终在乌江自刎,汉军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