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成语典故

1、鹏程万里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释义︰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翅膀拍打着水面,卷起浪花长达三千里,他乘着旋风盘旋而上,飞到那九万里的高空中,借着六月海浪的势,离开了北海。2、邯郸学步 《庄子·秋水》:“子独不闻夫...
庄子成语典故
1、鹏程万里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释义︰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翅膀拍打着水面,卷起浪花长达三千里,他乘着旋风盘旋而上,飞到那九万里的高空中,借着六月海浪的势,离开了北海。
2、邯郸学步
《庄子·秋水》:“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释义︰你可曾听说过寿陵有个姓余的男子,去邯郸城学习走路的故事吗?他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的姿势却又将自己原来走路的姿势也都忘记了,最终只好爬着回到了燕国。
3、朝三暮四
《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茅,曰:‘朝三暮四。′众狙皆怒。日:‘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释义:狙公对猴子们说:“早晨给你们三个,晚上给你们四个”猴子们十分生气。狙公又对猴子们说“早晨给你们四个,晚上给你们三个”猴子们都十分高兴。
4、沉鱼落雁
《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释义︰毛嫱、骊姬是被人们都称赞美丽的人。水中鱼,见到他们都害羞的潜入水底,天空中的鸟儿,见到他们都向高飞去,麋鹿看到他们便快速奔跑离去,这四者到底是谁知道天下的美色呢?
5、三千剑客
《庄子·说剑》︰“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犬。如是数年,国衰,诸侯谋之。”
释义:赵国的赵惠文王喜爱剑术,所以门下养有善剑术的门客三千多人。他们日夜在宫中互相搏击不休,每年死伤的有一百多人,但是赵惠文王仍然乐此不疲。赵国人都去练剑,没有人从事生产,国力受到了影响。我们可以有自己的业余爱好,但不能沉溺其中,玩得不能自控有害无益。
2022-10-28
球球词典 阅读 27 次 更新于 2025-07-24 12:02:0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鹏程万里、庄周梦蝶、螳臂当车,这些想象奇幻、构思巧妙的成语,都出自集哲学与文学于一体的《庄子》。你知道吗?脍炙人口的经典成语背后,都有一个饶有趣味的小故事。今天就和我一起重温这些成语,感受其中的浪漫与哲思。 朝三暮四 这个故事源于《庄子齐物论》。 有一年碰上粮食欠收,养猴子的人对猴子说:“现在粮...

  • 1. 朝三暮四 这个典故源于《庄子·齐物论》。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养猴子的人在粮食短缺时,试图用改变分配方式的方法欺骗猴子。他先说每天给猴子三颗橡子,猴子不答应;然后他改口说每天给四颗,猴子就高兴了。实际上,橡子的总数没有变,猴子们却被蒙蔽了。这个成语现在用来形容用欺骗手段改变名称或形式...

  •  百度网友861bd9a10 《庄子》有哪些成语典故?

    螳臂当车 出处:《庄子·人间世》原文:“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释义:喻自不量力,招致失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出处:《庄子·山木》原文:“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释义:喻目光短浅,...

  • 《庄子》中的成语典故如下:1、越俎代疱,读音:yuè zǔ dài pào,出处:《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释义:越,指跨过;俎,古代祭祀时盛放牛羊等祭品的器具。庖,厨师。本义是指主祭的人跨过器具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超出自己的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2、...

  • 一、鱼沉雁落 出自《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沉鱼落雁的近义词,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二、百舍重趼 出自《庄子天道》:“吾闻夫子圣人也。吾固不辞远道而来愿见,百舍重趼而不敢息。”。亦作“百舍重茧”。百里...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