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是什么典故

《范进中举》是清代著名文学家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塑造的一个极为精彩的篇章。主人公范进,出身贫寒,是一位执着于科举考试的士人。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与贫困相伴,却从未放弃过对功名的追求,接连参加了二十余次科举考试。直到五十四岁那年,他才终于得中秀才,迎来了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本文详细...
范进中举是什么典故
《范进中举》是清代著名文学家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塑造的一个极为精彩的篇章。主人公范进,出身贫寒,是一位执着于科举考试的士人。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与贫困相伴,却从未放弃过对功名的追求,接连参加了二十余次科举考试。直到五十四岁那年,他才终于得中秀才,迎来了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本文详细叙述了范进接下来参加乡试并再次中举的经过。吴敬梓通过夸张的手法,生动地刻画了范进因极度喜悦而发疯的感人形象。这一描写不仅揭示了范进内心深处的丑恶灵魂,也通过他的命运变迁,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在这段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士人在功名与人性之间的挣扎与冲突,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科举制度对人们心灵的扭曲与压迫。

吴敬梓通过《范进中举》这篇作品,成功地将范进这个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同时也让读者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不仅是一篇讽刺小说,更是一面反映社会问题的镜子,让我们在笑声中看到了人性的弱点,在感慨中体会到了社会的无奈。2024-12-26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3:14:3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宜美生活妙招 范进中举是什么典故

    范进中举是清代吴敬梓所著《儒林外史》中的一个典故。以下是关于范进中举典故的详细解释:主人公背景:人物:范进,一个生活在穷困中的士人。经历:他长期不停地应试,历经二十多次考试,直到五十四岁才中了个秀才。事件经过:乡试中举:在中了秀才之后,范进接着参加了乡试,并成功中举。喜极而疯:文...

  •  文暄生活科普 范进中举的典故是什么?

    《范进中举》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和社会心理的深刻剖析。它通过范进中举的喜怒哀乐,展现了人性在成功与失败面前的复杂面貌,以及社会对个人命运的集体心理反应。这个故事启示人们在追求成功时,不仅要关注外在的成就,更要关注内在的心理健康,以及社会环境对个人情绪的影响。

  • 《范进中举》是清代著名文学家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塑造的一个极为精彩的篇章。主人公范进,出身贫寒,是一位执着于科举考试的士人。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与贫困相伴,却从未放弃过对功名的追求,接连参加了二十余次科举考试。直到五十四岁那年,他才终于得中秀才,迎来了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本文详细...

  •  文暄生活科普 "范进中举"典出何处?

    “纤中举”这一典故出自《儒林外史》第三回。范进,原是位朴实、勤奋、深受欺侮的穷书生。自十二岁参加科举,连续考了二十多次,依然只是一个童生。最后一次应考时,其实际年龄已届五十四岁,但名册上记载的年龄却只有三十岁。考试当日,范进率先交卷。主考官周进,也是苦读出身,见范进面容枯瘦、胡须斑...

  •  V微LEO6828L 范进中举是什么典故

    范进道:“你夺我的鸡怎的?你又不买。”邻居道:“你中了举了,叫你家去打发报子哩。”范进道:“高邻,你晓得我今日没有米,要卖这鸡去救命,为甚么拿这话来混我?我又不同你顽,你自回去罢,莫误了我卖鸡。”邻居见他不信,劈手把鸡夺了,掼在地下,一把拉了回来。报录人见了道:“好了,新贵人回来了。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