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羊击鼓,饿马提铃”有何典故?

此时,悬羊山上,山羊、战马饥饿难耐,山羊前蹄乱蹬,擂鼓震天;战马也因饥饿在战壕中奔跑寻草,互相撕咬,马铃声响成一片。山下的公子纠好不得意,认为用不了几日,齐王宝座便可手到擒来。没想到,齐桓公小白率兵从背后杀来,大败鲁军,鲁庄公见此,被迫杀掉公子纠向齐国谢罪。自此便有了“悬羊...
“悬羊击鼓,饿马提铃”有何典故?
公元前686年,齐襄公荒淫无度,不理朝政,国事荒废,进而发生宫廷内乱,襄公的弟弟公孙无知杀死了襄公,并自立为国君,公子纠和公孙小白各自逃到鲁国和莒国避难。至公元前685年,公孙无知被杀。公子小白在鲍叔牙护送下准备回临淄即位,而鲁国国君鲁庄公在管仲带领下(护送公子纠)也准备回国即位。两军在淄河相遇。由于当时实力悬殊,公子小白被公子纠围困在岑山上,公子纠看到峨庄山高林密,心中窃喜,以为小白插翅难逃,只要将其围困在此山,无需厮杀,守之可擒,便可瓮中捉鳖,正是上苍赋予的好机会。小白被围困在山上,人困马乏,粮草断绝。正在危机的时刻,有士兵来报,探知山的东南有一小路可经青州赴临淄。小白闻之大喜,命手下兵卒捉来十余只山羊,拴住后腿,吊在树上,前蹄下置一面战鼓。又命士卒在山上挖出战壕,将饥饿的战马放置在战壕中,自己率兵悄悄下了山,沿山路经青州回到临淄登基坐殿,人称奇换工。

此时,悬羊山上,山羊、战马饥饿难耐,山羊前蹄乱蹬,擂鼓震天;战马也因饥饿在战壕中奔跑寻草,互相撕咬,马铃声响成一片。山下的公子纠好不得意,认为用不了几日,齐王宝座便可手到擒来。没想到,齐桓公小白率兵从背后杀来,大败鲁军,鲁庄公见此,被迫杀掉公子纠向齐国谢罪。自此便有了“悬羊击鼓,饿马嘶草”的典故。小白治理齐国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之一。“岑山”,更名为悬羊山,相传沿用至今。2009-03-27
悬羊击鼓惊胡马=弃马割须吓孟德!2020-01-10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4-21 20:29:0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自此便有了“悬羊击鼓,饿马嘶草”的典故。小白治理齐国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之一。“岑山”,更名为悬羊山,相传沿用至今。

  •  深空游戏 悬羊击鼓,饿马提铃悬羊击鼓典故

    然而,小白身处绝境,却发现了生机。得知山东南有通路,他命令士兵以羊为饵,将战鼓悬于山羊后腿,战鼓震动,马铃声喧嚣。同时,饥饿的战马被安置在战壕中,小白则率军悄悄下山,经青州直奔临淄。小白的智谋使他在困境中逆转局势,最终回到临淄,即位为齐桓公,史称“悬羊击鼓,饿马嘶草”。公子纠自以为...

  •  海南加宸 悬羊击鼓,饿马提铃饿马提铃典故

    几天后,当金兵察觉到异常,意识到中计时,毕再遇和他的部队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个智谋的运用,使得"悬羊击鼓"成为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战术典故,展示了毕再遇的机智与勇气。

  •  水蜜水蜜 悬羊击鼓,饿马提铃 —什么意思?

    悬羊击鼓,饿马提铃 (xuán yáng jī gǔ,è mǎ tí líng)解释:悬:吊挂。把羊吊起来,使羊脚乱动击鼓;把铃吊在饿马的蹄子上发出声音。古代作战时使用空营诱惑敌人

  •  璎珞喵糖尔小号 关于马的历史故事

    2、塞翁失马 战国时期有一位老人,名叫塞翁。他养了许多马,一天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到这事,都来安慰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笑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还会带来福气。”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