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的典故出自哪里?

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狐假虎威是汉语成语,读音为hú jiǎ hǔ wēi,是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假:借。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后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出自《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
狐假虎威的典故出自哪里?
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
狐假虎威是汉语成语,读音为hú jiǎ hǔ wēi,是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假:借。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后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出自《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扩展资料
1、他把中人就自看做一半债主,狐假虎威,需索不休。——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
2、果然府中来借,怎好不借?只怕被别人狐假虎威的诓的去,这个却保不得他。——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
3、谓己功名,难居物下;曾不知狐假虎威,地凭雾积。——北齐·魏收《为后魏孝静帝伐元神和等诏》
4、你只会拽耙扶犂,抱瓮浇畦,万言策谁人做的?你待要狐假虎威!——元·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
5、十七八个 宋 家人,大人孩子,都有点狐假虎威,现出一派扬眉吐气的神态。——曲波《桥隆飙》九
参考资料狐假虎威(汉语成语)_百度百科
2023-01-13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7:13:5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成语“狐假虎威”的历史出处是战国时代的典故,解释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历史出处:该成语源自战国时期的一个故事,记载在《战国策·楚策一》中,通过大臣江乙向楚宣王讲述的寓言故事来呈现。解释:在这个故事中,狐狸利用老虎的威猛来吓唬其他动物,使它们因害怕老虎而逃跑,从...

  • 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后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出自《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 古代关于狐狸的典故如下:1、《史记·仓公列传》中的狐假虎威。相传,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冯亭在一次战斗中被楚国将领孟尝君围困。冯亭饥寒交迫,情势十分危急。这时,一只狐狸突然出现在他的身边,狐狸装作凶猛的样子,吓得楚军纷纷逃散。冯亭见状,趁机逃脱。后来,他对人说:狐狸之智,远胜于我。这个典...

  • 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背后的典故如下:故事背景:战国时代,楚国最强盛时,楚宣王对北方各国都惧怕他的手下大将昭奚恤感到奇怪,于是询问朝中大臣原因。具体情节:大臣江乙讲述了一只老虎抓到一只狐狸,准备吃掉它时,狐狸谎称自己是天上派来的百兽之王,...

  •  湖北倍领科技 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

    狐假虎威(拼音:hú jiǎ hǔ wēi)是一则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战国策·楚策一》。狐假虎威原义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吓唬百兽,后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在句中主要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成语出处荆宣王(楚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