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典故的成语有哪些

有典故的成语有很多,比如:画蛇添足、愚公移山等。一、画蛇添足 画蛇添足出自古代的一个故事,原意是指在画蛇时添上了脚,后来演变成成语用来比喻做了多余、不必要的事情,或者说多此一举,反而坏了事。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在做事情时应该适可而止,不要过度行事,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二、愚公...
有典故的成语有哪些
有典故的成语有很多,比如:画蛇添足、愚公移山等。
一、画蛇添足
画蛇添足出自古代的一个故事,原意是指在画蛇时添上了脚,后来演变成成语用来比喻做了多余、不必要的事情,或者说多此一举,反而坏了事。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在做事情时应该适可而止,不要过度行事,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二、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也是一个脍炙人口的典故。该成语来自古代传说,描述了一位老人决心移除门前的两座大山,虽然面临重重困难,但他的坚定意志感动了神仙,最终帮助他移走了山。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坚持不懈、有恒心的人。它鼓励人们即使面对困难也要不断努力,坚持到底。
除了上述两个成语外,还有如亡羊补牢、井底之蛙等也都是有典故的成语。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后及时补救,避免更大的损失;而井底之蛙则用来形容目光短浅、见识狭窄的人。这些成语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
2024-07-06
球球词典 阅读 25 次 更新于 2025-09-11 12:16:5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宜美生活妙招 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 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有哪些

    以下是一些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1. 指鹿为马 典故:秦二世时期,丞相赵高为了试探和摸清朝中大臣对他的态度,故意将鹿指为马,借此来排除异己。 含义: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2. 唇亡齿寒 典故:春秋时期,晋献公想要攻打虢国,但必须经过虞国。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谏虞公不要借道给晋国,因为虞国...

  • 春秋战国时期成语典故有烽火戏诸侯、问鼎中原、退避三舍、一鸣惊人。1、烽火戏诸侯 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然在城中上演了一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教的闹剧。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

  • 3、破釜沉舟。[典故]: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额,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史记·项羽本纪》。[释义]: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成语故事]: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将章邯带20万大军进攻诸侯国赵国,赵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让宋义挂帅,项羽辅佐率军救援,宋义故意拖延...

  • (一)邯郸学步 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燕国寿陵的一个少年前往赵国都城邯郸,见到邯郸人走路的姿态优美,便尝试学习。不幸的是,他不仅没有学会,还忘记了自己原来的走法,只好爬着回家。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成语“邯郸学步”,用来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反而丢掉了自己原有的本领。这个广为人知的故事常被用...

  •  生活晴方好 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有哪些?

    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 1、声名狼藉 释义: 声名:名誉。 狼藉:杂乱不堪。 形容声望和名誉败坏到极点,不可收拾。该成语出自《史记·蒙恬列传》。 典故故事: 秦始皇在世时,十分信任大将蒙恬、蒙毅兄弟。朝中有一个大臣,名叫赵高,此人身体强壮,并对法律很有研究。秦始皇提拔他为中车府令,并命他当自己的小儿子胡亥的...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