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关于瘦西湖的诗词典故

《瘦西湖》清·汪沆 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遣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忆扬州 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柳叶眉长易得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解闷十二首杜甫 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
求助,关于瘦西湖的诗词典故
瘦西湖的之名的由来
“瘦西湖”之名最早见于文献记载为清初吴绮《扬州鼓吹词序》:“城北一水通平

山堂,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吴绮(1619—1694),扬州人,字园茨,号听翁。生于明末,为清初词人。由书中记载可见瘦西湖在清初便已得名,大概意思是因为其水道弯曲狭长,并地处扬州城的西北,故称为“瘦西湖”。乾隆元年(1736),钱塘(杭州)诗人汪沆慕名来到扬州,在饱览了这里的美景后,与家乡的西湖作比较,赋诗道:“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诗中描述了瘦西湖一带的景致与繁华,在诗人眼中,扬州和杭州一样,市井繁荣,故称“销金锅子”,并通过与杭州西湖的对比,认为瘦西湖之名确实形象而贴切。

 《瘦西湖》清·汪沆
  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遣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忆扬州 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柳叶眉长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解闷十二首杜甫

  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

  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江都竹枝词起予
  邗沟春水碧如油,到处春风足逗留。

  二十四桥箫管歇,犹留明月满扬州。

  扬州竹枝词 刘涛

  二分明月一声箫,半属扬州廿四桥。

  别有风情忘不得,载花载酒木栏桡。2016-05-25
《瘦西湖》

扬眉

十里长堤曲水酣,松柏竞翠掩徐园,
荷蒲熏风花间醉,四桥烟雨睡梦甜。
金山观月殊峰翠,吹台钓鱼白塔宽,
五亭桥边莲性寺,杨柳依依晴云间。2017-10-09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2:51:0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文暄生活科普 求助,关于瘦西湖的诗词典故

    《瘦西湖》清·汪沆 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遣怀》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忆扬州》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柳叶眉长易得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解闷十二首》杜甫 商胡离别下扬州,忆...

  •  湖北倍领科技 赞瘦西湖诗词

    清代诗人汪沆以《瘦西湖》为题,创作了这样一首诗:“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瘦西湖的景致,不仅展现了其如画般的美丽,还揭示了它得名的缘由。瘦西湖,这个名字听起来似乎与湖的形态不符,但正是这种独特的形态,让它在清代康乾时期便...

  • 关于二十四桥的故事,众说纷纭。其中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是:在唐代的一个月夜,24位仙女飘然而至,轻盈地立于石桥之上,吹奏起美妙的箫声。这一传说源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一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宋代,二十...

  •  深空游戏 描写瘦西湖的诗句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夜晚场景,月光皎洁,二十四桥映照其中,仿佛人间仙境。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怀念,同时也寄托了对佳人美好的祝愿与期盼。尽管诗中未明确指出是瘦西湖,但瘦西湖以其秀美的湖光山色,精致的园林建筑,以及流传千古的诗词...

  •  湖北倍领科技 写瘦西湖的诗词

    另一首《瘦西湖》同样精彩,诗云:“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卷,将瘦西湖的自然美景与人文风情巧妙结合,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此外,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也成为了描绘西湖美景的经典之作,诗中写道:“水光...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