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歇后语有哪些

1.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2.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3.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4. 诸葛亮征孟获——七擒七纵 下面详细解释这些歇后语:1.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这是指在三国时期,刘备通过...
三国演义的歇后语有哪些
三国演义的歇后语
1.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2.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3.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4. 诸葛亮征孟获——七擒七纵
下面详细解释这些歇后语:
1.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这是指在三国时期,刘备通过摔孩子的方式,来展现他对部下的关爱,从而收买人心。这一行为体现了刘备善于运用策略来巩固自己的领导地位和赢得部下的忠诚。
2.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句歇后语描述了周瑜和黄盖之间的某种默契或策略。周瑜需要黄盖配合完成某项任务,而黄盖也愿意配合周瑜的行动。这种配合往往是基于双方的信任和共同的目标。
3.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这句话中的“关公”指的是关羽,手持青龙偃月刀,武艺高强。在关公面前耍大刀,往往是自不量力、不自量力的一种表现,意味着在行家或高手面前炫耀自己的技能,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
4. “诸葛亮征孟获——七擒七纵”: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以智谋著称。这句歇后语描述的是诸葛亮在征讨孟获时,采用了七擒七纵的策略,旨在彻底收服孟获,展现了他高超的智谋和策略运用。
2024-05-31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3:33:1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3、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赶制10万枝箭。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好,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事后请鲁肃帮他借船、军士和草把子。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一起去取箭。这天,大雾漫天,对面看不清人。天还不亮,诸葛亮下令开船,并让军士擂鼓呐喊。

  • 1、《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有:火烧赤壁、六出岐山、三顾茅庐、七擒孟获、桃园结义。2、《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有:(1)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2)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3)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4)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5)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6)诸葛亮弹...

  • 《三国演义》的歇后语:1、张飞卖豆腐——人强货不硬。2、孔明草船借箭——有借无还。3、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4、张飞穿针——粗中有细。5、蒋干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三国演义》的歇后语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马谡用兵——言过其实 曹操下宛城——大败而逃 煮豆燃豆萁——自...

  •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关...

  • 1、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赤壁大战前夕,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十万余支箭,立下奇功。2、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带兵南下...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