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整理完的三个典故,急求答案

典故:(1)季鹰:西晋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遂弃官南归。(出自《世说新语》) 鲈鱼堪脍:用西晋张翰典。《世说新语·识鉴篇》记载:张翰在洛阳做官,在秋季西风起时,想到家乡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便立即辞官回乡。后来的文人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称为莼...
水龙吟整理完的三个典故,急求答案
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么,1、“休说鲈鱼堪脍”三句反用“季鹰鲈鲙”典,表示自己不愿意像张翰那样因思乡归隐。季鹰是张翰的字《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菜、鲈鱼鲙,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2、“求田问舍”三句,表示自己如果像许汜那样求田问舍不关心国事,一定会羞见雄才大略的刘备。《三国志。陈登传》载:汉末许汜因受陈登(字元龙)怠慢,在刘备面前鸣不平。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王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
3、“树犹如此”: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桓公(桓温)北伐,经金城,见前为琅琊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此三句叹时光流逝、功名未就,而国事飘摇2013-07-05
典故:
(1)季鹰:西晋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遂弃官南归。(出自《世说新语》) 鲈鱼堪脍:用西晋张翰典。《世说新语·识鉴篇》记载:张翰在洛阳做官,在秋季西风起时,想到家乡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便立即辞官回乡。后来的文人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称为莼鲈之思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末?”意思是:不要说鲈鱼肉丝鲜美,秋风呼呼刮满天,我不会象西晋的张季鹰,为贪吃家乡美味而弃官。
他要借此表达的是自己不愿归隐,又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

(2) 求田问舍三句:《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许汜(sì)曾向刘备抱怨陈登看不起他,“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刘备批评许汜在国家危难之际只知置地买房,“如小人(刘备自称)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求田问舍,置地买房。刘郎,刘备。才气,胸怀、气魄。
(3)树犹如此:用西晋桓温典。《世说新语·言语》:“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此处借抒发自己不能抗击敌人、收复失地,虚度时光的感慨。
希望可以帮到你,望采纳2013-07-09
球球词典 阅读 39 次 更新于 2025-09-11 12:16:2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考试资料网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用了哪些典故?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运用了三个典故:张翰弃官归乡、许汜为刘备所羞、桓温的感叹。表达了作者的思乡情怀显示了作者不谋私利的品德抒发了作者功业无成的慨叹。《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运用了三个典故:张翰弃官归乡、许汜为刘备所羞、桓温的感叹。表达了作者的思乡情怀,显示了作者不谋私...

  • 《水龙吟 》运用了三个典故,具体如下:1、张翰弃官归乡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引用了一个典故: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作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现在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何况我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呢?然而自己的家乡如今还在...

  • 典故:(1)季鹰:西晋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遂弃官南归。(出自《世说新语》) 鲈鱼堪脍:用西晋张翰典。《世说新语·识鉴篇》记载:张翰在洛阳做官,在秋季西风起时,想到家乡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便立即辞官回乡。后来的文人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称为莼...

  • 辛弃疾在《水龙吟》中运用了三个典故,表达了他复杂的情感。首句“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但又忧虑自己的归途无望。他引用晋朝张翰的故事,强调自己不会像张翰那样因为思乡之情而放弃对国家的忠诚。此句不仅体现了对家乡的思念,还表达了对南宋朝廷的失望和愤懑。接...

  •  么么茶g 水龙吟中用了三个典故,请问是哪三个典故?

    1、莼鲈之思典故 张季鹰(张翰)被任命为齐王的东曹掾一职。在洛阳见到秋风吹起,于是思念起家乡吴地的菰菜羹和鲈鱼脍,说:“人生贵在顺遂自己的意愿,怎么能为了求得名声和爵位而羁留在离家乡数千里之外当官!”于是驾起车子便回去了。2、求田问舍的典故 刘备、许汜与刘表在一起共论天下之士。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