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典故出自史记

“卧薪尝胆”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这个成语讲述了勾践卧薪尝胆,最终报仇雪恨的故事。“鸟尽弓藏”、“一狐之腋”、“招摇过市”、“韦编三绝”、“鸿鹄之志”、“积毁销骨”、“毛遂自荐”、“脱颖而出”、“歃血为盟”、“因人成事”、“一言九鼎”、“完璧归赵”、“负荆请罪”、...
有哪些典故出自史记
在《史记》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成语的起源,这些成语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其中,“轩辕天子”出自《史记·五帝本纪》,描述了轩辕黄帝的传奇故事。

“网开一面”源自《史记·殷本纪》,记载了商纣王的荒淫无度。而“囊血射天”则同样来自《史记·殷本纪》,讲述了一个关于纣王的故事。

“酒肉池林”也是出自《史记·殷本纪》,形容纣王的奢靡生活。《史记·周本纪》中,“左支右绌”用来形容周朝初期的状况。

“焚书坑儒”、“指鹿为马”均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前者描述了秦始皇焚毁书籍、坑杀儒生的暴行,后者则描绘了秦始皇时期的荒诞。

“拔山扛鼎”、“先发制人”、“破釜沉舟”皆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前者形容项羽的勇猛,后者则表达了项羽的军事策略。

“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沐猴而冠”、“霸王别姬”、“四面楚歌”、“无颜见江东父老”、“一败涂地”、“约法三章”、“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运筹帷幄”、“高屋建瓴”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卧薪尝胆”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这个成语讲述了勾践卧薪尝胆,最终报仇雪恨的故事。

“鸟尽弓藏”、“一狐之腋”、“招摇过市”、“韦编三绝”、“鸿鹄之志”、“积毁销骨”、“毛遂自荐”、“脱颖而出”、“歃血为盟”、“因人成事”、“一言九鼎”、“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怒发冲冠”、“刎颈之交”、“胶柱鼓瑟”、“纸上谈兵”、“一字千金”、“奇货可居”、“图穷匕见”、“背水一战”、“肝脑涂地”、“多多益善”、“鸡鸣狗盗”、“狡兔三窟”则分别出自《史记》的其他篇章。2024-12-20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9:17:1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焚书坑儒”、“指鹿为马”均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前者描述了秦始皇焚毁书籍、坑杀儒生的暴行,后者则描绘了秦始皇时期的荒诞。“拔山扛鼎”、“先发制人”、“破釜沉舟”皆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前者形容项羽的勇猛,后者则表达了项羽的军事策略。“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宜美生活妙招 出自《史记》的10个成语典故,讲给孩子听

    以下是出自《史记》的10个成语典故,适合讲给孩子听:负荆请罪:故事:战国时,廉颇和蔺相如同在赵国做官。蔺相如因功大,位在廉颇之上。廉颇不服,想侮辱蔺相如。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退让。后来廉颇知道了,感到很惭愧,就脱了上衣,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含义:表示主动向对方承认错误,请求...

  • 4. 破釜沉舟 项羽率领军队渡过黄河后,将船只全部沉入河底,砸破锅碗,焚烧营房,仅携带三天口粮,以此向士兵表明,这次决战,要么成功,要么无路可退。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形容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全力以赴。5. 韦编三绝 孔子晚年特别喜爱阅读《周易》,反复阅读,以至于连《周易》的编联皮条都断了好...

  • 囊血射天出自《史记·殷本纪》。酒肉池林出自《史记·殷本纪》。左支右绌出自《史记·周本纪》。焚书坑儒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拔山扛鼎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先发制人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出自《史记·项羽...

  • 史记中的典故如下:1、鸿门宴:这个典故来自史记中的《项羽本纪》。故事讲述了项羽和刘邦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项羽邀请刘邦参加宴会,旨在解决他们之间的争端。在宴会上,范增多次暗示项羽杀掉刘邦,但是项羽犹豫不决,最终让刘邦借故离开,逃脱了被杀的命运。2、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个典故...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