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若悬河”出自什么典故

“口若悬河”的典故:晋朝有一位很有学问的大学问家,名叫郭象。他年纪还小的时候,就展现出很高的才华,十几岁的时候,不但已经就读完《老子》、《庄子》等古书,而且还能一口气背诵出来。郭象的名声愈来愈大,朝廷派人请他做官,他推辞不掉只好答应,于是就当上了黄门侍郎。因为他平时读了许多书,...
“口若悬河”出自什么典故
“口若悬河”的典故:
晋朝有一位很有学问的大学问家,名叫郭象。他年纪还小的时候,就展现出很高的才华,十几岁的时候,不但已经就读完《老子》、《庄子》等古书,而且还能一口气背诵出来。
郭象的名声愈来愈大,朝廷派人请他做官,他推辞不掉只好答应,于是就当上了黄门侍郎。因为他平时读了许多书,知识非常丰富,而且他喜欢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里,所以提出的见解往往比别人深刻,而且能够将各种道理说得很清楚,因此他受到许多人的推崇。郭象口才很好,讲起话来滔滔不绝、有声有色,大家都听得很入神。其中有个太尉叫王衍,听完他的的议论后感慨地说:听郭象说话,就好象看到瀑布流泻下来的水,滔滔不绝,好象永远不会停止。

口若悬河:
解释:若:好像;悬河:激流倾泻。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唐·韩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2017-04-09
口若悬河 ( kǒu ruò xuán hé )
作褒义词
解 释 若:像;悬河:瀑布.讲话像瀑布倾泻,滔滔不绝.形容能说会辨,口才很好.
出 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示 例 邹韬奋《患难馀生记》第一章:“他好像把法庭看作救亡运动演讲大会,回答时侃侃而谈,.”
近义词 夸夸其谈、侃侃而谈、能言善辩
反义词 沉默寡言、噤若寒蝉、闭口无言
灯 谜 训;水帘洞2017-04-09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6:00:2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口若悬河的成语故事出处:《晋书 郭象传》王衍云:“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口若悬河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起话来像瀑布一样滔滔不绝,形容人善于言谈,能言善辩,把话说得很流利,而且滔滔不绝。一个人要是能言善辩,口若悬河,无论在生活上或工作上都会增加他的成功率的,他的个人...

  • “口若悬河”是晋朝大学问家郭象的典故。典故内容如下: 晋朝时期,大学问家郭象知识渊博,对于事情常有独到见解,后到朝中做了黄门侍郎。 朝中太尉王衍十分欣赏郭象的口才,常赞扬他说:“听郭象说话,就好像一条倒悬起来的河流,滔滔不绝地往下灌注,永远没有枯竭的时候。”见解: 形容口才:“口若...

  •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唐·韩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 “口若悬河”是褒义词,但也有褒词贬用的时候。2、出处 《金瓶梅词话》第三三回:“﹝ 韩道国 ﹞但遇着人,或坐或立,口若悬河,滔滔不绝。”邹韬奋《患难馀生记》第一章:“他好像把法庭看作救亡运动演讲大会,回答时侃侃而谈,口若悬河。”3、典故 郭象是西晋时期玄学家。他从小勤学好问....

  •  宸辰游艺策划 口若悬河是谁的典故 口若悬河的典故及见解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云:“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唐·韩愈《石鼓歌》云:“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2、“口若悬河”的典故,讲的是晋朝时期,有一位大学问家,名叫郭象,字子玄,他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知识十分渊博,对于事情也常常能有独到的见解...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