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的典故是什么

卧薪尝胆的典故如下: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凭着自己国力强大,领兵攻打越国。结果越国战败,越王勾践于是被抓到吴国。吴王为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看墓与喂马这些奴仆才做的工作。越王心里虽然很不服气,但仍然极力装出忠心顺从的样子。吴王出门时,他走在前面牵着马;吴王生病时,他在床前尽力照顾,吴王看他...
卧薪尝胆的典故是什么
卧薪尝胆的典故如下: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凭着自己国力强大,领兵攻打越国。结果越国战败,越王勾践于是被抓到吴国。吴王为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看墓与喂马这些奴仆才做的工作。越王心里虽然很不服气,但仍然极力装出忠心顺从的样子。吴王出门时,他走在前面牵着马;吴王生病时,他在床前尽力照顾,吴王看他这样尽心伺候自己,觉得他对自己非常忠心,最后就允许他返回越国。
越王回国后,决心洗刷自己在吴国当囚徒的耻辱。为了告诫自己不要忘记复仇雪恨,他每天睡在坚硬的木柴上,还在门上吊一颗苦胆,吃饭和睡觉前都要品尝一下,为的就是要让自己记住教训。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到民间视察民情,替百姓解决问题,让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加强军队的训练。
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变得国富兵强,于是越王亲自率领军队进攻吴国,也成功取得胜利,吴王夫差羞愧得在战败后自杀。后来,越国又趁胜进军中原,成为春秋末期的一大强国。

词语解释
【解释】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示例】中国足球要想冲出亚洲,必须~,刻苦训练。
【近义词】发愤图强、宵衣旰食。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2022-11-10
球球词典 阅读 4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5:22:0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卧薪尝胆的典故如下: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吴王夫差举兵伐越,越国不敌,眼看就要亡国,为保存实力寻找东山再起的机会,就派文种去游说夫差议和,夫差被说动,但是却要勾践和他的妻子到吴国做他的仆人。夫差让勾践和他的妻子住在先王坟墓旁边的石屋里,让他们看坟、喂马、服侍自己,同时也是测试勾践是不是...

  • 我国历史上“卧薪尝胆”的典故讲的是勾践君王的故事。勾践,春秋末期越国君主,自公元前496年至前465年在位。越王勾践战败后以柴草卧铺,并经常尝苦胆,以时时警惕自己不忘所受苦难。因其“卧薪尝胆”的典故,勾践如今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惧怕失败与屈辱,敢于拼搏的楷模形象。勾践在吴国三年后被释放回越...

  •  翡希信息咨询 卧薪尝胆的典故

    卧薪尝胆的典故讲述的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最终报仇雪恨的故事:背景:春秋时期,越国与吴国交战,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勾践的誓言:为了铭记战败的耻辱,勾践决定励精图治,以图复仇。卧薪尝胆:勾践在屋内悬挂一苦胆,每天出人、坐卧时都要尝尝,以此提醒自己不忘受辱之苦。同时,...

  •  深空游戏 卧薪尝胆的典故

    "卧薪尝胆"是中国古代典故之一,出自《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当时齐国国君齐桓公想要复兴国家,于是他找到了一位名叫范睢的智者,请他给出了一个恢复国家强盛的方法。范睢告诉齐桓公必须先倒行逆施,采取一种苦修的方法,即“卧薪尝胆”。具体方法是,齐桓公每次出宫都要背上...

  •  丹泰清闫旭 卧薪尝胆的故事

    卧薪尝胆的典故被称为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经典中的经典,勾践的超人意志或许更有人类意义!春秋后期,吴越两国时常征战,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当然吴国的国力要比越国强。在一次交战中,越王勾践把吴王磕庐射伤,导致磕庐回到吴国就因伤重不治而死。磕庐临终前交代自己的儿子夫差千万不要忘记这...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