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话歇后语故事

关于北京的歇后语推荐 一、别净顾了吃元宵——瞧灯。使用电灯以前,油灯和蜡烛都放在桌上或柜上,人们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或移动桌柜等物,很容易将灯烛打倒碰翻。打翻灯烛在那时是大危险事。因为中国房子皆木结构,糊纸,灯烛一倒,极易引起火灾。因此人们日常不断互相提醒告诫,叫大家注意灯烛,不要弄倒,以防火灾。
北京话歇后语故事
球球词典 阅读 32 次 更新于 2025-09-11 04:15:5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哤哤哤 皮裤套棉裤,必有缘故是什么意思?

    “皮裤套棉裤,必定有缘故。不是棉裤薄,就是皮裤没毛。”属于北京俏皮话,又称歇后语。关于该歇后语有一个民间故事:一年冬天,天气非常冷,一个穷人穿上一条旧棉裤,还觉得冷,就把一条破羊皮裤也穿上了。出门时,遇到老乡。那人见状感到奇怪,就问“你怎么穿棉裤还套皮裤呢?他幽默回答:“皮裤...

  • 北京人谓无事可做,脑力体力皆不用,终日闲着,常说这句歇后语,例如“他成天没事,真是海子的鹿”,下文是“愕着”。 七、王胖子的裤腰带——稀松。 北京话指两种情形为“稀松”。一种是说绑得松、拴得松、装得松,是实指而言。另一种是说抓不紧、不严、不紧张、不努力等等。这两种情形皆可用这句歇后语。如...

  •  谷艾文艺苑 北京老话儿 “光说不练假把式” 的由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光说不练假把式”这一说法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了北京老话儿中的一句经典。它不仅用于形容那些只说不做的人,还用于提醒人们要言行一致、注重实践。这句话的流传,不仅反映了北京天桥地区的江湖文化,也体现了人们对诚信和实干精神的重视。综上所述,北京老话儿“光说不练假把式”的由来...

  •  青柠姑娘17 老北京趣味歇后语

    宛平城的知县——一年一换。 以及宛平城里做知县——跪着的差使。 这两条歇后语,迄今仍被上年纪的老北京人津津乐道。 宛平城位于北京西南,乃咽喉要道,拱卫京师之重镇。按明清旧制,京师城区分别划归宛平县和大兴县管辖,中轴线以西,皆属宛平县界,以东皆属以大兴县界。 明清两代时,上自皇帝下至朝廷重臣,凡赴西...

  •  ll的小宅女 颐和园17孔桥的故事有哪些?

    北京地区流传着一句歇后语:芦沟桥的狮子——数不清。其实,颐和园里的十七孔桥,雕刻了五百多只狮子,比芦沟桥的狮子还多好几十只呢!这十七孔桥,是颐和园里最大的一座桥,全长一百五十米,东连八方亭,西接南湖岛,那十七个券洞上边雕刻着石狮子的汉白玉石栏杆,就象是一道霓虹,把人世间和蓬莱...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