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气的成语典故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倒下),故逐之。”(《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这个成语即由此提取、化用而来。二、成语寓意:这个成语的寓意主要有二。首先,无论做什么事情...
一鼓作气的成语典故
一鼓作气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原意是作战擂响第一声战鼓时,士气最为高涨,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一、成语出处:
公与之(曹刿)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倒下),故逐之。”(《左传·庄公十年》)
“一鼓作气”这个成语即由此提取、化用而来。
二、成语寓意:
这个成语的寓意主要有二。首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一鼓作气、把握机会。正所谓“气可鼓,不可泄”,只有一鼓作气,保持高度的热情,并学会借力、借势,才能将事情做好。
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地掌握要点。其次,在做事情时,策略永远比蛮拼重要,好的时机也必不可少,并且应该注意观察。

一鼓作气的例句:
1、还是不要。我还是一鼓作气今天就把它带回去。但是如果它发生故障呢?
2、做这种事就要一鼓作气,拖三阻四,难有成就。
3、同学们!且让我们一鼓作气攻上山顶。
4、老师提醒大家参加比赛有如作战,要一鼓作气,才能夺得锦标。

5、通过照片修复,你将拥有额外的,魔法般的暗房接触(体验)一鼓作气的调整白平衡,亮度和对比度,只需要用一个操作,随后你会看到你的杰作变得更美。
6、我就凭一鼓作气的精神,独立完成这件作品。
7、设固定绳索以方便反复地上升下降来适应高度与补给物资,他们一鼓作气爬上山顶并且平安回来,若是不能登顶就拆返。
8、可惜的是他没能一鼓作气将这一方案推广到其他税种中。
2023-10-09
球球词典 阅读 27 次 更新于 2025-07-26 15:10:0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yueke2023 一鼓作气的成语故事

    一鼓作气的典故,源自《左传·庄公十年》。【释义】鼓:敲战鼓;作:振作;一:第一次。指战斗刚开始时士气最旺盛,现比喻做事要趁大家情绪高涨、劲头十足时,一下子做完,含有鼓励的意思。【历史典故】公元前684年,齐国发兵攻打鲁国。鲁国曹刿主动请缨,迎战齐军,两军对阵于鲁的长勺。齐将鲍叔牙轻...

  •  快乐生活 一鼓作气的成语故事

    一鼓作气的成语故事源自鲁庄公十年的齐国与鲁国的战争。当时,齐国以齐桓公即位过程中的支持问题为由,进攻鲁国。鲁国国内人心不安,一位名叫曹刿的普通士人,决定向鲁庄公提出自己的见解。他的乡邻们质疑他的行动,认为高官们自会处理此事,但曹刿坚信那些位高权重之人往往视野狭隘。曹刿直截了当地问鲁...

  • 11、当时敌方军队擂第三次鼓时,已经显出萎靡不振的样子,我方军队才擂第一次鼓,恰逢精神振作、勇气旺盛之时,因而能打败他们。12、再说,齐国到底是个大国,大国在战争中很可能有出其不意的行为,他们尽管说败退了,也或许是以退为进,我看到他们车轮的痕迹乱了,旗子也倒了,断定他们的确败退了...

  •  祁镯 一鼓作气的感悟和启示

    原文:“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释义: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枯竭了。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一往直前。比喻趁劲头足时,一举把事情办成。一鼓作气近义词:一气呵成、趁热打铁。一鼓作气反义词:一败如水、一败涂地、偃旗息鼓。

  • 一鼓作气的典故源自公元前684年的春秋时代。在《左传·庄公十年》中,《曹刿论战》这篇历史文章详细描述了这一战例。《曹刿论战》中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是其核心内容,也是“一鼓作气”成语的出处。公元前684年的齐鲁长勺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案例。战争发生在春季,齐国军队...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