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手可热成语典故

犀利地揭示和讽刺了杨家的奢侈生活与显赫权势。其中,“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杨家权势的炽热和不可一世,警告人们不要轻易触怒这位权倾一时的丞相。这首诗不仅表达了杜甫对杨氏兄妹的强烈不满,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道德沦丧和权力滥用,是那个时代的鲜明写照。
炙手可热成语典故
唐朝初期,唐玄宗李隆基以其卓越才能成为了一位有为的君主。然而,随着他任命李林甫为丞相,政治形势逐渐恶化。公元745年,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唐玄宗沉溺于声色,导致朝政腐败。杨贵妃的堂兄杨钊因贵妃得宠而步步高升,先是御史,后被赐名“国忠”。李林甫去世后,杨国忠接任丞相,掌管朝政,杨氏兄妹因此权势熏天,他们结党营私,朝廷内部乌烟瘴气,最终引发了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然而,此时的他们仍然过着奢华无度的生活。

公元753年3月3日,杨贵妃等人的曲江游春野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面对这种不顾人民疾苦、只图享乐的行为,诗人杜甫深感愤慨,他以《丽人行》一诗,犀利地揭示和讽刺了杨家的奢侈生活与显赫权势。其中,“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杨家权势的炽热和不可一世,警告人们不要轻易触怒这位权倾一时的丞相。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杜甫对杨氏兄妹的强烈不满,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道德沦丧和权力滥用,是那个时代的鲜明写照。2024-05-25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2:57:5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湖北倍领科技 成语炙手可热的原意是 炙手可热成语典故

    1、成语炙手可热的原意是手一挨近就感到热。2、炙手可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丽人行》中诗句“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炙:烤;意思是手一靠近就感觉很烫,比喻气焰盛、权势大,使人不敢靠近。3、成语典故 唐玄宗李隆基年轻时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但是,唐玄宗后来任用李林甫为丞相,...

  •  好声音1718 成语炙手可热的主人公是谁 炙手可热的历史典故

    成语炙手可热的出处 >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丽人行》中诗句“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的一个成语。 > 成语炙手可热的典故 > 唐玄宗李隆基年轻时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但是,唐玄宗后来任用李林甫为丞相,政治开始腐败。公元745年,他封杨玉环为贵妃,纵情声色,奢侈荒淫,政治越来越腐败了。

  • 其中,“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杨家权势的炽热和不可一世,警告人们不要轻易触怒这位权倾一时的丞相。这首诗不仅表达了杜甫对杨氏兄妹的强烈不满,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道德沦丧和权力滥用,是那个时代的鲜明写照。

  •  腾云新分享 炙手可热的故事

    杜甫讽刺:诗人杜甫对杨氏兄妹的荒淫无道和杨国忠的擅权专政极为不满。他通过《丽人行》一诗,用“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这样的诗句,形象地描绘了杨国忠权势熏天的情景,并警告人们不要轻易接近他,以免惹怒这位权臣。故事寓意:“炙手可热”这一成语,从杜甫的《丽人行》中流传开来,成为...

  •  腾云新分享 炙手可热的故事

    千万不要接近杨国忠,否则一旦惹怒了他,后果将不堪设想。故事影响:杜甫的《丽人行》不仅揭露了杨氏兄妹的罪行,也反映了当时唐朝政治的腐败和黑暗。这首诗在后世广为流传,成为讽刺权贵、抨击时弊的经典之作。“炙手可热”这一成语也因此得以流传,并逐渐被用来形容那些权势极大、气焰极盛的人或事物。

其他典故大全类似问题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