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釜沉舟的典故

《破釜沉舟》典故:项羽为了帮叔父项梁报仇,亲率二万精兵进攻章邯。渡江前命令士兵打破煮食用的釜镬,渡江后凿沉船只,只带三天干粮。最后在巨鹿大破秦军。后来人们常以“破釜沉舟”表示下定决心,义无返顾。《破釜沉舟》成语典故 秦朝末年,秦二世派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不敌,退守巨鹿,被秦军团...
破釜沉舟的典故
《破釜沉舟》典故:项羽为了帮叔父项梁报仇,亲率二万精兵进攻章邯。渡江前命令士兵打破煮食用的釜镬,渡江后凿沉船只,只带三天干粮。最后在巨鹿大破秦军。后来人们常以“破釜沉舟”表示下定决心,义无返顾。

《破釜沉舟》成语典故
秦朝末年,秦二世派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不敌,退守巨鹿,被秦军团团围住。楚怀王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派他们率军去救援赵国。
不料,宋义把兵带到安阳后,接连46天停滞不进,并且只顾自己饮酒作乐,让士兵忍饥挨饿。项羽忍无可忍,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勾结齐国反楚,楚王有密令杀他。将士们马上拥戴项羽代理上将军。项羽把杀宋义的事及原因报告了楚怀王,楚怀王只好正式任命他为上将军。
项羽杀宋义的事,震惊了楚国,并在各国有了威名。他随即派出两名将军,率2万军队渡河去救巨鹿。在获悉取得小胜并接到增援的请求后,他下令全军渡河救援赵军。

项羽在全军渡河之后,要求士兵把所有的船只凿沉,击破烧饭用的锅子,烧掉宿营的屋子,只携带三天干粮,以此表示决心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
这支有进无退的大军到了巨鹿外围,立即包围了秦军。经过9次激战,截断了秦军的补给线。负责围攻巨鹿的两名秦将,一名被活捉,另一名投火自焚。楚军的拼死决战并取得胜利,大大地提高了项羽的声威。
从此,项羽率领的军队成了当时反秦力量中最强大的一支武装。项羽也成了当时农民起义军的著名领袖人物,并在不久和刘邦的起义军一起,推翻了秦朝的统治。2022-03-08
球球词典 阅读 31 次 更新于 2025-09-11 09:49:2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誉祥祥知识 破釜沉舟的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破釜沉舟故事内容概括

    破釜沉舟是一个汉语成语,读作pò fǔ chén zhōu,出自典故“钜鹿之战”,意思是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做事下定决心,义无反顾,不留退路。近反义词 近义:义无反顾、决一死战、孤注一掷、背水一战、血战到底、知难而进、灭此朝食、沉舟破釜、背城借一、踏破红尘、破釜焚舟、济河焚舟、...

  •  铁血知识局 破釜沉舟是哪个战役的典故

    破釜沉舟是巨鹿之战的典故。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平乡)展开了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巨鹿之战。在这场战役中,项羽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决心。为了激励士气,项羽采取了破釜沉舟的策略。他命令全军在渡河后,凿沉船只、砸破炊具、焚毁营寨,仅携带三日口粮。这一举...

  •  翡希信息咨询 “破釜沉舟”有什么典故?

    “破釜沉舟”的典故如下:背景:秦末时期,章邯攻打赵国,赵军退守巨鹿。为了救援赵国,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宋义驻扎:然而,宋义却不愿立即行动,只在安阳驻扎了46天。项羽行动:项羽对此忍无可忍,杀死宋义后,率军渡河救援赵军。决心展示:为了表示决心死战,项羽凿沉了船只,击破了锅...

  •  翡希信息咨询 破釜沉舟的典故

    “破釜沉舟”的典故来源于《史记·项羽本纪》,以下是该典故的详细解释:背景:秦朝末年,秦二世派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不敌,退守巨鹿,被秦军团团围住。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去救援赵国。起因:宋义把兵带到安阳后,接连46天停滞不进。项羽认为应迅速渡江北上,与被围赵军里应...

  •  秋狸_ 破釜沉舟和背水一战有什么意思?

    一、破釜沉舟 释义: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出处:《孙子兵法·九地》:“焚舟破釜,若驱群羊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译文:烧掉船只,砸烂军锅,表示必死决心;像驱赶羊群一样,赶过去,赶过来,使他们不知道到底要到哪里去。二、背水...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