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鱼堪脍出自什么典故

鲈鱼堪脍出自《世说新语笺疏》,文中记载: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鲈鱼堪脍的历史典故 张翰,字季鹰。西晋文学家,吴郡吴江(今江苏苏州)人。张翰父亲是三国孙吴的大...
鲈鱼堪脍出自什么典故
鲈鱼堪脍出自《世说新语笺疏》,文中记载: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

鲈鱼堪脍的历史典故 张翰,字季鹰。西晋文学家,吴郡吴江(今江苏苏州)人。张翰父亲是三国孙吴的大鸿胪张俨。张翰为人纵放不拘,而有才名,写得一手好文章,都说他有阮籍的风度,所以给他一个称号叫做“江东步兵”。一日,会稽人贺循奉命前往洛阳,所乘船只停泊在闾门,贺循在船中抚琴一曲。张翰恰好经过,听到琴声,便上船拜访。两人虽素不相识,却一见如故,互相钦佩和喜悦。张翰问贺循的去处,方知是要去洛阳,于是他说:“正好我也有事儿要去洛阳。”便和贺循同船而去,连家里人也没有告知。
齐王司马冏执政时期,征召张翰为大司马东曹掾。张翰告诉同郡的好朋友顾荣说:“现今天下纷纷扰扰,灾祸战乱都没有停止。您名声远播四海,想要退出政坛很难。我本来就是生活在山林之中,对现实社会没有抱持期望。您要明智地来思虑前进或是后退的规划。”顾荣握住他的手怆然说:“我也想跟你一起采南山的蕨草,饮用三江的清水。”
张翰一日见秋风起,想到故乡吴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说“人生最重要的是能够适合自己的想法,怎么能够为了名位而跑到千里之外来当官呢”,于是弃官还乡,著有《首丘赋》,诗文大多没有流传下来。不久,齐王司马冏兵败,张翰得免于难,世人都认为他的弃官是看准时机。政府因为张翰是私自离开职位就开除了他的公职,张翰却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不愿意为了名利去束缚自己,有人问他说,“您可以一时生活很快乐,难道你没想过百年之后的名声怎样吗?”张翰回答说:“给我百年之后的名声还不如现在给我一杯酒。”,这时,世人才认为他的旷达很难得。
鲈鱼堪脍的原文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2022-05-27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5:24:5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天上飞earth 辛弃疾的《水龙吟》里引用了哪三个典故?

    《水龙吟 》运用了三个典故,具体如下:1、张翰弃官归乡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引用了一个典故: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作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现在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何况我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呢?然而自己的家乡如今还在...

  • 鲈鱼堪脍,源自西晋文人张翰的典故。张翰在洛阳为官,秋风一起,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他念及家乡的莼菜羹与鲈鱼脍的美味,当即辞官归乡,后人以此喻指思念家乡、弃官归隐的举动。南宋诗人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提及此典故。在词中,他描绘了楚天千里,水天一色,秋意浓烈的景象。辛弃疾以...

  • 典故:(1)季鹰:西晋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遂弃官南归。(出自《世说新语》) 鲈鱼堪脍:用西晋张翰典。《世说新语·识鉴篇》记载:张翰在洛阳做官,在秋季西风起时,想到家乡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便立即辞官回乡。后来的文人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称为莼...

  • 鲈鱼堪脍:用西晋张翰典。《世说新语·识鉴篇》记载:张翰在洛阳做官,在秋季西风起时,想到家乡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便立即辞官回乡。后来的文人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称为莼鲈之思。南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1、全词内容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

  • 首先,"鲈鱼堪脍"源于《晋书·张翰传》,描绘了张翰因秋风起而思乡,辞官回乡的典故,后人借此表达深深的思乡之情,成为"莼鲈之思"的代名词。其次,"求田问舍"出自《三国志·魏书》,描述了许汜只关心个人产业,缺乏远大志向的故事。刘备批评他忘怀国事,此典故常用来讽刺那些只顾私利的人。最后,"树...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