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分的典故由来

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春分的“分”有两个含义:1.是指“春分秋分,昼夜平分”;2.是指季节平分。若以立春至立夏这段时间作为春季,春分是春季的中分点,正好平分了春季,从立春到立...
关于春分的典故由来
春分的来历及含义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0°时交节,春分的农历日期不固定。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也有比较明显的气候特征,春分时节,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都进入明媚的春天,在辽阔的大地上,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

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春分的“分”有两个含义:

1.是指“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2.是指季节平分。若以立春至立夏这段时间作为春季,春分是春季的中分点,正好平分了春季,从立春到立夏正好九十天,春分将其一分为二,因此而得名春分。

关于春分的典故由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其实春分这一天也是中东很多国家的新年,伊朗、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在春分这一天是新年,已经有了三千年的历史了。

春分节气的传统习俗

1、竖蛋

在每年的春分这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2、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元,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元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3、春祭

春分也是春祭的开始。春祭,即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

4、放风筝

春分这天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甚至大人们也要参与。温柔的春风里,人们在空地上肆意奔跑,争相比着谁的风筝放得更高更远。

5、饮春酒

我国浙江、山西一带有在春分日酿酒的风俗习惯。古书中记载:“春分造酒贮于瓮,过三伏糟粕自化,其色赤,味经久不坏,谓之春分酒。”

6、拜神

春分前后的民俗节日有二月十五日开漳圣王诞辰:开漳圣王又称"陈圣王",为唐代武进士陈元光,对漳洲有功,死后成为漳洲守护神。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诞辰,每逢诞辰,信徒多茹素齐,前往各观音寺庙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国王祭日:三山国王是指广东省潮州府揭阳县的独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春为守护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为主。

7、祭日

祭日是古时皇家在春分这天最主要的活动,在周代,春分便有了祭日仪式。《礼记》记载:“祭日于坛”、“谓春分也”,此俗历代相传。清朝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2022-11-18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3:27:4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爱读书的吕老师 春分的来历及含义 关于春分的典故由来

    2.是指季节平分。若以立春至立夏这段时间作为春季,春分是春季的中分点,正好平分了春季,从立春到立夏正好九十天,春分将其一分为二,因此而得名春分。关于春分的典故由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

  •  唔哩生活 关于春分的典故由来

    春分的“分”字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春分秋分,昼夜平分”;二是指季节平分。若以立春至立夏作为春季,春分正好位于中间,平分了整个春季。从立春到立夏共九十天,春分将其一分为二,因此得名。关于春分的典故由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  insistDO2027 春分的历史典故?

    春分的历史典故如下:很久以前,有位帝王叫炎帝,因为看到自己的子民没有足够的粮食充饥,所以向上天祈求降予五谷种子,上天便派一只全身红色的丹雀把五谷种子送给炎帝。但是,人们种了五谷种子后,五谷苗却没有开花,更没有收获到粮食。炎帝问上天原因,上天回答说,因为太阳躲起来睡觉了,谷苗因为阳光不...

  • 11. 人们尊奉炎帝为太阳神,每年春分祭拜太阳。12. 春分时,太阳直射赤道,此后向北移动。13. 古时春分又称“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14. 春分是重要的节气,标志着昼夜平分。15. 春分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相反。16. 春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迎来春天。17. 气候温和,雨水充沛,...

  •  爱创文化 春分的来历及含义

    关于春分的典故由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