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若愚的典故有哪些?

大智者,愚之极至也。大 愚者 ,智之其反也。外智而内愚,实愚也;外愚而内智,大智 也。外智者,工于计巧,惯于矫饰,常好张扬,事事计较,精明干练,吃不得半点亏。内智者,外为糊涂之状,上善 斤斤计较,事事算大不算小,达观,大度,不拘小节。智愚之别,实力内外之别,虚实 之分。
大智若愚的典故有哪些?
《老子》中“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大智若愚在《
词源
》里的解释是这样的:才智很高而不露锋芒,表面上看好象愚笨。出自宋苏轼
经进东坡文集事略
二七贺欧阳少帅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同样意思的还有大巧若搓。老子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至都是一个意思,只是更能表现被形容者伟大可以掌控一切的一面。
‘大智若愚’若愚,已人理悟之境;但要大彻大悟,当需‘守愚,守者即修行,亦即功夫。理上之悟,是一悟,已近‘愚’之境界;事上之悟,事事悟,时时醒,持守如一,乃一大
智者
。大智者,愚之极至也。大
愚者
,智之其反也。外智而内愚,实愚也;外愚而内智,
大智
也。外智者,工于计巧,惯于矫饰,常好张扬,事事计较,精明干练,吃不得半点亏。内智者,外为糊涂之状,
上善
斤斤计较,事事算大不算小,达观,大度,不拘小节。智愚之别,实力内外之别,
虚实
之分。2020-03-06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6:48:3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太平洋亲子网 历史典故中关于“大智若愚”的故事有哪些?

    为保护自己萧何听从谋士建议估计收授点贿赂,并且让高祖知道,高祖皇帝看了原来萧何也是胸无大志的人就没去算计他 战国末期秦国大将王翦奉命出征。出发前他向秦王请求赐给良田房屋。 秦王说:“将军放心出征,何必担心呢?” 王翦说:“做大王的将军,有功最终也得不到封候,所以趁大王赏赐我临时...

  • 近义词 大巧若拙、虚怀若谷、不露锋芒 反义词 深藏若谷 锋芒毕露、不可一世 歇后语 扮猪吃老虎 大智若愚的成语典故 【出处】: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大智若愚在《词源》里的解释是这样的:才智很高而不露锋 芒,表面上看好像愚笨。出自宋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二七贺欧阳少帅致仕...

  •  深空游戏 大智若愚的典故 大智若愚的典故出自哪里

    1、大智若愚的成语典故:出处,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2、大智若愚在《词源》里的解释是这样的:才智很高而不露锋。3、芒,表面上看好像愚笨。出自宋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二七贺欧阳少帅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同样意思的还有大巧若拙。老子曰:大音希...

  •  小黎三农问答 大智若愚的典故

    大智若愚的典故是出自《老子》和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两个文献。一、《老子》中的大智若愚 《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的一部道家经典,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子》中有“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原句,意思是真正有智慧的人,往往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愚笨...

  •  阿暄生活 大智若愚典故出处

    在宋朝文学巨匠苏轼的《贺欧阳少师致仕启》一文中,他提出了富有哲理的名言:“大勇若怯,大智如愚。”[2]这句话强调了真正的勇者有时表现得像胆小,而真正的智者则看似愚钝,不轻易显露自己的智慧。章炳麟在其著作《箴新党论》中也援引了这一观点,他说:“执雌守黑,不敢自遂,大智如愚,于是乎...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