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离”的【成语典故】又见《汉书.卷四五.蒯伍江息夫传.蒯通》、《汉书.卷八三.薛宣朱博传.薛宣》。〈蒯通传〉内容则是表述谋士蒯通为齐王韩信分析天下局势,说到刘邦和项羽相争多年,造成人民惨死,流亡离散荒野。因而建议齐王韩信发挥手握重兵的影响力,进而与楚、汉三足鼎立。〈薛宣传〉内容...
【流离失所】:流离:转徙离散。无处安身,到处流浪。【出处】:《汉书·薛广德传》:“窃见关东困极,人民流离。”【典故】:汉元帝时期,御史大夫薛广德陪同汉元帝外出打猎。元帝忘乎所以,不想停止,严重影响当地百姓的生活。薛广德就上书说当地百姓因为皇帝狩猎而流离失所,希望皇帝体恤百姓的疾苦。
成语例子:年荒劫大,百姓们不是离家逃荒,流离失所,便是等待饿死。(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八章)英语翻译:be driven from pillar to post 日语翻译:流离し落ちつく所がない 俄语翻译:мыкаться по свету 其他翻译:德>obdachlos umherirren 成语谜语:大水退后屋尽毁...
薛广德的故事发生在一次皇家狩猎活动中,汉元帝沉浸在狩猎的欢愉中,却忽视了百姓的福祉。他的行为对当地人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许多人被迫离开家园,四处漂泊。薛广德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他决定直言不讳,上书元帝,阐述了百姓因帝王狩猎而陷入流离失所的困境,强烈呼吁元帝体恤民生疾苦。薛广德的...
典故说明: 成语“流移失所”由“流离”和“失所”两个词语组合而成。其中,“流离”出自《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描述了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后,由于战乱和灾害,导致百姓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而“失所”则出自汉·李陵的《与苏武》诗,表达了李陵在匈奴的无奈和与朋友分别的悲伤。这两个词语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