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什么典故

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tiān dī wú chǔ,yǎn kōng wú wù 成语典故: 吴楚:泛指长江中下游。原指登上南京城,一眼望去,越远越觉得天下垂,除见苍天之外,空无所有。现也比喻一无所见。成语出处: 元·萨都刺《念奴娇·登石头城》词:“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长江有什么典故
投鞭断流 [tóu biān duàn liú]
[解释] 把所有的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出自] 《晋书·苻坚载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四面楚歌 [sì miàn chǔ gē]
[解释] 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出自]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

击楫中流 [jī jí zhōng liú]
[解释] 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出自] 《晋书·祖逖传》:“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

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tiān dī wú chǔ,yǎn kōng wú wù
成语典故: 吴楚:泛指长江中下游。原指登上南京城,一眼望去,越远越觉得天下垂,除见苍天之外,空无所有。现也比喻一无所见。
成语出处: 元·萨都刺《念奴娇·登石头城》词:“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2014-09-19
投鞭断流

  据北魏.崔鸿《前秦录》载,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前秦苻坚统一北方后,决心调集百万大军,乘势一举消灭东晋,统一全中国。苻坚召集群臣商议,但大臣们多不赞成,其中有一位名叫石越的下属劝阻说:「从星象来看,今年不适合南进。何况晋据著长江的险固,其君王又深获人民拥戴。我们不如暂时固守国力,生产整军,等晋内部松动,再伺机攻伐。」苻坚很不以为然地说:「星象之事,不尽可信。至於长江,春秋时的吴王夫差和三国时的吴主孙皓,他们都据有长江天险,最后仍不免灭亡。现在朕有近百万大军,光是把马鞭投进长江,就足以截断江流,还怕甚么天险?」苻坚不顾大臣们反对,执意出兵伐晋,亲自率领八十万大军,逼临淝水,准备攻打东晋。东晋派大将谢玄、谢石带领八万精兵抗敌。苻坚轻敌,想凭藉优势快攻,却遭到晋军顽犟抵抗,并在「淝水」被晋军打败,前秦从此一蹶不振。后来「投鞭断流」这句成语,就从原文中「吾之众投鞭於江,足断其流」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军旅众多,兵力犟大。2014-09-19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20:33:0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范蠡割席:相传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交战,吴王为攻下越国,派寇忠带领军队攻打越国。然而,寇忠一直无法攻下越国,被困长江天险。后来,吴国的范蠡主动割下自己的船席给寇忠,使其得以渡江,从而化解了长江天险的阻碍。2. 神女投江:传说春秋时期,长江中有一座名叫白帝城的城池,被诸侯争夺。期间...

  •  妖感肉灵10 有关长江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

    5、《投鞭断流》苻坚初为东海王时,杀苻生自立,称大秦天王。秦王苻坚企图征服南方的东晋王朝。他在全国大规模征兵,当有了80万大军时,他得意地说:“东晋很快就会被我征服了。”可是,大臣石越劝苻坚说:“虽然我们现在兵多将广,但晋军有长江天险可守,我们未必能取胜。”苻坚傲慢地笑道:“东晋虽...

  • 典故:“投鞭断流”这一典故出自北魏·崔鸿的《前秦录》。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前秦苻坚统一北方后,意图趁势消灭东晋,统一全中国。苻坚召集大臣商议,但遭到多数大臣的反对。其中,石越劝谏苻坚说:“从星象来看,今年不宜南征。而且晋国据守长江之险,其君主又深得民心。我们不如暂且固守国力,发展生产,...

  •  卢庆凤 有关长江的历史故事

    1、《赤壁之战》公元208年秋天,曹操在统一了北方之后亲自率号称八十万人的水军沿江南下,企图消灭刘备及孙权,统一中国。孙权与刘备结成联盟,共同抗击曹军,两军在位于长江中游的赤壁相遇。吴蜀联军根据曹操士兵都是北方人,不习水战以及他们的战船相连行动不便等不利因素,巧设诈降火攻之计,大破曹军。...

  •  爱读书的吕老师 关于长江的小故事

    关于长江的小故事:1、神女峰的传说,夏禹凭借百折不挠的精神感动神女瑶姬助他治理长江水患,成功后瑶姬并未离去,而是屹立在巫山之巅,为行船指点航路,为百姓驱除虎豹,为人间耕云播雨,为治病育种灵芝。年复一年,最终变成那座令人向往的神女峰;2、花椒的故事,大禹治水时带着的名为花椒的姑娘利用...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