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两条有关学习的歇后语。

林冲棒打洪教头——专看你的破绽下手;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刘备、林冲故事的,自能了然于心。 ;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纸糊的琵琶——谈(弹)不得 这类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综览上述分类,设...
写两条有关学习的歇后语。
孔夫子唱戏---出口成章
孔夫子跌到桥底下---尸(诗)书横流
扩展:歇后语介绍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歇后语分类
谐音类
如:空棺材出葬——目(木)中无人;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有的书把它列入“双关语”一类,也是有道理的。
喻事类
如:弄堂里搬木头——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没多大长进;
这类歇后语是用客观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段的“谜底”。
喻物类如
黄牛肩脚——不负责任;
棋盘里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动物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故事类
如: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
林冲棒打洪教头——专看你的破绽下手;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刘备、林冲故事的,自能了然于心。 ;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
如:纸糊的琵琶——谈(弹)不得
这类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综览上述分类,设比恰当是歇后语的共同特点。然而,“比喻总是跋足的”。歇后语的前半段比喻部分,有时不免有不恰当或不可取之处,有的还会涉及一些生理缺陷、迷信说法和旧风俗等,这都是为了取其某种性质或特点,以引出所比喻的意义。
2017-12-03
球球词典 阅读 28 次 更新于 2025-09-10 13:55:4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极刻生活小百科 关于学习的歇后语

    1、老鼠钻进书箱里——咬文嚼字 2、井底下看书——学问不浅 3、瞎子看书——观点不明 4、孔夫子唱戏---出口成章 5、孔夫子的文章---之乎者也 6、孔夫子跌到桥底下---尸(诗)书横流 7、书呆子的背包--净是文章 8、半路上接姑娘---从头学起 9、孔夫子的手巾——包输(书)10、蚂蚁尿...

  •  宜美生活妙招 关于知识积累的歇后语

    1. 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 解释:这个歇后语用来形容事物的形成或变化是经过长时间逐渐积累的结果,正如冰冻三尺不是一天的寒冷所能造成的。在知识积累方面,它意味着深厚的学识和见解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思考。2.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解释:这句话强调任何伟大的事业或长远的旅程都是从第一步开始的。在知识...

  • 1、老鼠爬进书箱里——咬文嚼字 2、戏子教徒弟——幕后指点 3、吹喇叭响爆竹——有鸣有放 4、歪嘴巴和尚吹牛角——斜叫(邪教)5、狗进厕所——闻(文)进闻(文)出 6、孔夫子唱戏——出口成章 7、孔夫子的文章——之乎者也 8、鲁班门前问斧子——讨学问来了 9、照葫芦画瓢——照着样子做...

  • 014 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 015 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 016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的好,必须耕耘的好 017 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 018 光阴易逝,岂容我待 019 人生有一道难题,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阴等于一寸生命 020 忘记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记 021 ...

  •  翡希信息咨询 关于学习的歇后语 和学习有关的歇后语

    以下是一些关于学习的歇后语:老鼠钻进书箱里——咬文嚼字:形容人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也可以用来形容勤奋学习、钻研书本的样子。井底下看书——学问不浅:比喻人学识渊博,虽然条件有限,但学习成果显著。瞎子看书——观点不明:形容人看待问题没有明确的立场或见解,也可以用来...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