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关于酒的典故有哪些?

1. "竹林七贤"是指晋代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他们以放旷不羁而著称,常在竹林中聚会,豪歌畅饮。2. 刘伶是其中最著名的酒徒。他自称“天脊汪纤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晋书·刘伶传》记载刘伶常携酒壶,乘鹿车出游,边走边饮,身后随一人备有...
历史上:关于酒的典故有哪些?
1. "竹林七贤"是指晋代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他们以放旷不羁而著称,常在竹林中聚会,豪歌畅饮。
2. 刘伶是其中最著名的酒徒。他自称“天脊汪纤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晋书·刘伶传》记载刘伶常携酒壶,乘鹿车出游,边走边饮,身后随一人备有挖掘工具,以防不测。
3. 阮咸的酒量也闻名于世。相传他与人共饮时,用大盆盛酒,不拘小节,甚至与猪群共饮,不以为意。
4. 刘伶在《酒德颂》中表达了自己放纵不羁的生活态度。他不论行走还是静止,都离不开酒,对别人的评价和看法毫不在意。他的诗反映了晋代文人因社会动荡和统治者的迫害,借酒以避祸、抒发不满的心态。
5. 阮籍以酒避祸的例子是,魏文帝司马昭欲向阮籍之女求婚,阮籍却借酒六十日,使得司马昭无法开口,最终不了了之。这一事件在当时颇具代表性,对后世影响深远。2024-11-08
球球词典 阅读 32 次 更新于 2025-09-11 10:18:1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文暄生活科普 中国古代有哪些与酒相关的典故

    6. 以酒谏酒 典故由来:淳于髡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在中国酒文化史上被称为“酒伯”。齐威王整天陶醉于酒宴,以致国政荒乱,沈湎不治,诸侯并侵,国且危亡。淳于髡便以酒为引子,通过讲述自己在不同场合下的饮酒量来暗讽齐威王在朝廷大摆酒宴的行为,并成功说服齐威王节制酒宴,挽救了国家。相...

  • 1. 醉打金枝:唐朝名将郭子仪之子郭暧在家宴后,借酒壮胆痛打升平公主的故事。2. 贵妃醉酒:杨贵妃在花前月下独饮,醉后表演了一场舞蹈。3. 杜康美酒醉刘伶:西晋刘伶喜欢在大道上裸奔,自称以天为衣被,以地为床第。4. 东晋新亭会:北方士家大族南渡后,在新亭饮宴,感怀中原落入夷手,一时家国...

  •  誉祥祥知识 历史上因酒误事的故事,告诫我们普通人要引以为戒(因为喝酒误事的名人)

    苏东坡:“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这些典故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社会素质。正是由于这种朴素的生活方式使得苏东坡的仕途之路更为坦诚、稳健和顺利。刘伶:借酒发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晋书.孔融传》唐玄宗年间大书法家...

  • 1. "竹林七贤"是指晋代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他们以放旷不羁而著称,常在竹林中聚会,豪歌畅饮。2. 刘伶是其中最著名的酒徒。他自称“天脊汪纤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晋书·刘伶传》记载刘伶常携酒壶,乘鹿车出游,边走边饮,身后随一人备有...

  •  校易搜全知道 十个关于酒的历史典故

    十个关于酒的历史典故如下:1、鲁酒薄而邯郸围 说的是楚宣王会见诸候,鲁国恭公后到并且酒礼很淡薄,楚宣王甚怒。恭公说,我是周公之后,勋在王室,给你送酒已经是有失礼节和身份的事了,你还指责酒薄,不要太过份了。然后不辞而归。2、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