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

例如,有这样一则歇后语:“打破砂锅——问(璺)到底”。这里的“问”与“璺”谐音,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面对问题时,不厌其烦地追问到底的态度。另外,“外甥打灯笼——照旧(舅)”这一歇后语,巧妙地运用了“旧”与“舅”的谐音,揭示了外甥与舅舅之间的关系,让人忍俊不禁。还有一句有趣的...
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
在汉语中,谐音现象是语言游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增添了语言的趣味性,还常常用于歇后语、对联和笑话中,使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有这样一则歇后语:“打破砂锅——问(璺)到底”。这里的“问”与“璺”谐音,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面对问题时,不厌其烦地追问到底的态度。

另外,“外甥打灯笼——照旧(舅)”这一歇后语,巧妙地运用了“旧”与“舅”的谐音,揭示了外甥与舅舅之间的关系,让人忍俊不禁。

还有一句有趣的歇后语:“猪八式摆手——不伺候(猴)”。这句话中的“不伺候”与“猴”谐音,描述了一种不耐烦的态度,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懒散的人物形象。

再看“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这句歇后语中,“无法”与“发无天”谐音,形象地描绘了和尚打伞时的滑稽场面,同时也暗示了某些无规矩、无限制的情景。

这些歇后语不仅展示了汉语的音韵美,还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幽默与智慧,使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在对联中,谐音同样被广泛运用,增添了不少趣味性。比如,上联“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下联“合辙押韵,五千历史尽归唐”。这里的“终属楚”与“尽归唐”分别与“属”和“归”谐音,使得整副对联更加生动有趣。

而在笑话中,谐音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比如,有人问:“你叫什么名字?”对方回答:“我叫李二狗。”“那我叫李二傻。”“你俩咋不打一架?”这种对话中,“二傻”与“二狗”谐音,让人捧腹。

总之,谐音在汉语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也为日常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2024-12-28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3:34:1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 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歇后语 - 妈妈的众姐姐 —— 多疑(姨)- 戏台上的垛口 —— 不成(布城)- 戏台上的鞭子 —— 加码(假马)- 观音堂里着火 —— 妙哉(庙灾)- 孙猴子坐金銮殿 —— 不象仁(...

  •  誉祥祥知识 有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笑话。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情)1.莲(连)子心中苦 梨(离)儿腹内酸 2.身居宝塔,眼望孔明(诸葛亮),怨江围(姜维)实难旅步(吕布)3.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曹操),恨关羽(关羽)不得张飞(张飞)4.两舟竞渡,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攀哙)5.百管争鸣,笛清(狄青)难...

  •  CAOHANJVA 查找体现汉八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笑话。

    1、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解 缙 2、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3、狗啃河上(和尚)骨 --苏 轼 水流东坡诗(尸) --佛 印 4、师姑田上担禾上(和尚)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5、孔子生于舟(...

  • 大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嘴上抹石灰——白说(刷)精装茅台——好久(酒)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 小苏他爹——老输(苏)四两棉花——谈(弹)不上 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谐音的古诗 ...

  • 2.古诗: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同情)3.歇后语: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青同清)4.对联:上联:莲(怜)子心中苦 下联:梨(离)儿腹内酸 谐音是用同音或近音的字词构成特殊表达的一种手段,是对同音现象的积极利用和开掘。正如一些学者所指,谐音在汉语、汉文化中可以称得上是一种...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