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滥竽充数”出处是哪里?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成语“滥竽充数”的出处是《韩非子·内储说上》。具体历史典故如下:背景:战国时候,齐宣王喜欢听别人吹竽,他组织了一支有三百名乐师参加的吹竽乐队,并让这三百人一齐吹竽。南郭先生的加入:有个南郭先生,没有什么本事,却也想加入齐宣王所组织的乐队。齐宣王没有发现他的底细,就让他在吹竽...
成语“滥竽充数”出处是哪里?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成语“滥竽充数”的出处是《韩非子·内储说上》。具体历史典故如下:
背景:战国时候,齐宣王喜欢听别人吹竽,他组织了一支有三百名乐师参加的吹竽乐队,并让这三百人一齐吹竽。南郭先生的加入:有个南郭先生,没有什么本事,却也想加入齐宣王所组织的乐队。齐宣王没有发现他的底细,就让他在吹竽乐队里当了一名乐师。南郭先生在吹奏之时,只是在大乐队里拿着竽装样子,居然得到了很高的待遇。齐湣王的继位:齐宣王死后,其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不喜欢听人们一齐吹,而是喜欢让乐师一个一个地单独给他吹奏。南郭先生的逃走:南郭先生见再也混不下去了,怕轮到自己吹奏时露馅儿,招来杀身之祸,只得逃走。成语释义:比喻没有真才实学、没有本事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比喻用次货冒充好货。有时也用以表示自谦。
2025-01-25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4:53:5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翡希信息咨询 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比喻

    含义:它源自一个故事,故事中不会吹竽的南郭处士混在吹竽的队伍中,假装吹奏,以骗取待遇。出处:这个成语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讲述了一个关于齐宣王和南郭处士的故事。警示意义:它讽刺了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却混在行家里面充数的人,提醒人们要注重真才实学,同时也告诫管理者要严格把关,...

  • 成语“滥竽充数”的出处是《韩非子·内储说上》。具体历史典故如下:背景:战国时候,齐宣王喜欢听别人吹竽,他组织了一支有三百名乐师参加的吹竽乐队,并让这三百人一齐吹竽。南郭先生的加入:有个南郭先生,没有什么本事,却也想加入齐宣王所组织的乐队。齐宣王没有发现他的底细,就让他在吹竽...

  •  翡希信息咨询 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比喻

    出处:该成语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原文描述了齐宣王派人吹竽,必须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因此得以混入其中。但当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喜欢听独奏,南郭处士因为无法继续伪装而逃走。寓意:这个成语讽刺了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却试图通过伪装或欺骗来混在行家之中的人。同时,也提醒人们要...

  • 背后的典故如下:- 来源:这个成语来源于《韩非子·内储说上》。- 故事:战国时期,齐宣王非常喜欢听人吹竽,而且喜欢许多人一起合奏。因此,他派人到处搜罗能吹善奏的乐工,组成了一支三百人的吹竽乐队,并给予特别优厚的待遇。有一个游手好闲、名叫南郭的人,听说齐宣王有这种嗜好,就设法求见...

  •  湖北倍领科技 “廪食以数百人”的出处是哪里

    “廪食以数百人”出自先秦韩非的《滥竽充数》。“廪食以数百人”全诗《滥竽充数》先秦 韩非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作者简介(韩非)韩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约公元前281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