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明帝有一次要到京都建康北郊覆舟山祭祀土地神,让王羲之把祭文写在木制祝板上,再派人雕刻。刻者把木头剔去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墨迹竟渗进木板深处,直到剔去三分厚才见白底!刻者惊叹其笔力雄劲:“竟入木三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
入木三分的典故如下: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他赞叹地说:“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后用“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确切。“入木三分”这则典...
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入木三分”就是从这个故事中得出来的。
从此,“入木三分”一词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源自一段关于书法的佳话。相传,在古时皇帝欲前往北郊祭天,命王羲之将祝辞书写于木板上,以供雕刻。雕刻的工匠在雕琢过程中,惊讶地发现王羲之的笔力竟然能深入木头三分有余。工匠赞叹道:“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啊!”这一描述不仅展现了书法笔力的刚劲有力,更成为了后世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