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以此典形容达官贵人奢侈靡费,挥霍无度。五代·欧阳炯《花间集序》:“莫不争高门下,三千玳瑁之簪;竞富樽前,数十珊瑚之树。”
音乐的这种柔靡化也便促成了花间词作的软媚化。欧阳炯在《花间集序》里就详尽地描述当时的演唱盛况:“莫不争高门下,三千玳瑁之簪;竞富樽前,数十珊瑚之树。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正好反映了花间词的适俗性。 生平 欧阳炯生于唐昭宗乾宁三年,卒于宋太祖...
对得失荣辱抱以超功利的豁达的人生态度。他化用《论语》“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话语,表达了被任用或被弃置取决于时运,奔走仕途或遁世隐身在我自己的超然的人生观。只要身强体健,优游岁月,“休论世上升沉事,且斗樽前见前身”,我即便袖手旁观又有何妨呢?这是苏轼面对现实的愤激之辞,也反映...
这就是诗之二节所描述的张好好那貌似快乐的乐妓生活——诗人当然明白,这种“身外(功业、名声)任尘土,樽前极欢娱”的“欢娱”,对于一位歌妓来说,终竟只是昙花一现,并不能长久。但他当时怎么也没预料,那悲惨命运之神的叩门,对张好好竟来得如此突然。而这一节之所以极力铺陈张好好美好欢乐的往昔,也正是为了在后...
1、尊前:即樽前,饯行的酒席前。 赏析: 这是欧阳修离开洛阳时所写的惜别词。上片落笔即写离别的凄怆情怀。尊前二句:在酒宴前,本为告别,却先谈归期,正要对朋友们说出他的心中所想,但话还没说,本来舒展的面容,立刻愁云笼罩,声音哽咽。作者把酒宴的欢乐与离别的痛苦,离别与归来,春容与惨咽,几种事物对举,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