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老矣”的历史典故?

“廉颇老矣”这句话出自宋代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历史典故如下:在廉颇年老居住在魏国的时候,赵国被秦国入侵苦不堪言,赵王想起了廉颇,但又不知道廉颇现在还能不能征战沙场,就派了个人去考察一下情况。而廉颇的仇敌郭开,正是这人搞得廉颇被免职,他怕廉颇再度得到重用,就重金收买了...
“廉颇老矣”的历史典故?
秦始皇二年(前245年),赵孝成王卒,其子赵悼襄王继位。襄王听信了奸臣郭开的谗言,解除了廉颇的军职,派乐乘代替廉颇。廉颇因受排挤而发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走。廉颇于是离赵投奔魏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廉颇去大梁住了很久,魏王虽然收留了他,却并不信任和重用他。赵国因为多次被秦军围困,赵王想再任用廉颇,廉颇也想再被赵国任用。赵王派遣使者宦官唐玖去带着一副名贵的盔甲和四匹快马到大梁去慰问廉颇,看廉颇还是否可用。廉颇的仇人郭开却唯恐廉颇再得势,暗中给了唐玖很多金钱,让他说廉颇的坏话。赵国使者见到廉颇以后,廉颇在他面前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还披甲上马,表示自己还可有用。但使者回来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然老了,但饭量还很好,可是和我坐在一起,不多时就拉了三次屎。”赵王认为廉颇老了,就没任用他,廉颇也就没再得到为国报效的机会.2008-07-19
“廉颇老矣”这句话出自宋代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历史典故如下:
在廉颇年老居住在魏国的时候,赵国被秦国入侵苦不堪言,赵王想起了廉颇,但又不知道廉颇现在还能不能征战沙场,就派了个人去考察一下情况。而廉颇的仇敌郭开,正是这人搞得廉颇被免职,他怕廉颇再度得到重用,就重金收买了这个人。
当时廉颇正在魏国,听着祖国被秦国侵略的消息,廉颇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恨不得早日回到赵国去,帮助赵国击退敌军。当廉颇看到赵王派来的使者的时候,欣喜若狂,就准备了酒席来为使者接风,廉颇带着这使者进了屋,两人不停的喝酒聊天,交谈甚欢,这期间廉颇心情大好。
为了表示自己身体健壮就连着吃了一斗米和十多斤的肉。饭后,使者拿来了宝马、盔甲,廉颇穿上盔甲,骑上战马,特意在使者前面展示自己功夫。使者走了,廉颇望着远行的车马,心里还很开心,对于自己的表现很是满意,觉得自己肯定能够再次回到赵国。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一个阴谋正在等待着他。使者回到赵国之后,对着满目期待之色的赵王这样说:“廉颇将军虽然年老了,但还是很能吃,只是在与臣一起吃饭的时候上了三次茅房。”赵王听后只能感叹“廉颇老矣”,就不再任用廉颇。
廉颇是中国历史上知名的历史人物,他一生精忠报国,一心想着为国效力,老来失势的廉颇一人旅居魏国,赵王虽有心重新重用廉颇,但是奈何小人作祟,最后廉颇还是没能回到赵国,只留下了“廉颇老矣”的千古悲叹,让后人感叹年华易逝,青春不再。

扩展资料: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
宋代: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译文: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遥想当年,他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
元嘉帝兴兵北伐,想建立不朽战功封狼居胥,却落得仓皇逃命,北望追兵泪下无数。四十三年过去了,如今瞭望长江北岸,还记得扬州战火连天的情景。真是不堪回首,拓跋焘祠堂香火盛,乌鸦啄祭品,祭祀擂大鼓。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矣
2019-06-26
出自 典故: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贿赂使者,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回来报告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用。含义:廉坡老了,饭量还好吗?表示到了晚年还要为国出力。2008-07-19
2020-06-28
球球词典 阅读 40 次 更新于 2025-09-18 06:08:4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谷艾文艺苑 “廉颇老矣”被用来表达什么意思?是褒义还是贬义?

    一、历史典故及含义 “廉颇老矣”源于中国古代战国时期赵国的将领廉颇。故事中的廉颇虽然年事已高,但面对敌人时依然勇猛无畏,最终取得胜利。因此,这个典故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即便到了老年,仍然保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状态。二、现代社会中的褒义解读 在现代社会,“廉颇老矣”常被用来表达对老年人的尊敬和...

  •  誉祥祥知识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典故原文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典故原文 典故原文出自《史记·廉颇贾偟列传》。详细解释如下:典故背景:这个典故发生在中国战国时期,与著名的将领廉颇有关。廉颇是赵国的一位杰出军事家,其勇猛善战、忠诚报国的形象被后人广泛传颂。随着年龄的增长,廉颇逐渐老去,但他依然坚持锻炼,保持战斗力。典故内容:在故事中,...

  •  爱创文化 “廉颇老矣”的历史典故

    “廉颇老矣”这句话出自宋代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历史典故如下:在廉颇年老居住在魏国的时候,赵国被秦国入侵苦不堪言,赵王想起了廉颇,但又不知道廉颇现在还能不能征战沙场,就派了个人去考察一下情况。而廉颇的仇敌郭开,正是这人搞得廉颇被免职,他怕廉颇再度得到重用,就重金收买了...

  •  文暄生活科普 “廉颇老矣”的历史典故?

    在此期间,赵国多次遭受秦军围攻,赵王对廉颇的军事才能念念不忘,考虑重新启用他。为此,赵王派遣使者宦官唐玖,携贵重礼物去大梁探望廉颇,以判断其是否依然可用。然而,廉颇的旧敌郭开担心廉颇重振雄风,私下贿赂唐玖,让他在赵王面前诋毁廉颇。当唐玖见到廉颇后,廉颇展现了他不减当年的勇猛,一顿饭...

  •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典故出自宋朝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常用来比喻欲为国效力却报国无门。以下是关于该典故的详细解释:字面意思:字面上的意思是询问廉颇老了之后,他的饭量是否还好。这反映了人们对于一个老将身体状况的关注。历史背景:廉颇是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在赵悼襄王...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