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徐庶进曹营_

一、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二、典故:徐庶本为刘备身边的一位大将,为刘备效力,后来却投奔了曹操。他投奔曹操是不得已而为之,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征荆州,刘琮不战而降。在曹军追及到当阳长坂坡时,刘备寡不敌众,大败而逃,徐庶的母亲也不幸被曹军掳获...
歇后语,徐庶进曹营_
徐庶进曹营 -- 一言不发。
徐庶临别前,对刘备说:“吾此去曹操处,立誓不为设一谋。”
徐庶后来在赤壁大战时,还是庞统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妄称西凉马腾犯界,自请精兵三千,以臧霸为先锋,去西凉防御,逃出一劫。2014-02-08
  一、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二、典故:
  徐庶本为刘备身边的一位大将,为刘备效力,后来却投奔了曹操。他投奔曹操是不得已而为之,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征荆州,刘琮不战而降。在曹军追及到当阳长坂坡时,刘备寡不敌众,大败而逃,徐庶的母亲也不幸被曹军掳获,并被曹操派人伪造其母书信召其去许都,徐庶含泪向刘备辞行。
  徐庶用手指着自己的胸口说:“本打算与将军共图王霸大业,耿耿此心,唯天可表。不幸老母被掳,方寸已乱,即使我留在将军身边也无济于事,请将军允许我辞别,北上侍养老母!”刘备不忍看其母子分离,更怕万一徐母被害,自己会落下离人骨肉的罪名,只好同徐庶挥泪而别。徐庶北上归曹以后,心中仍十分依恋故主刘备和好友诸葛亮,尽管他有出众的谋略和才华,但不愿为曹操出谋划策,与刘备、诸葛亮为敌。曹操派他来本为劝刘备投降,他却私下劝刘备撤离新野。2016-09-22
徐庶进曹营----(心在汉、一言不发)
供参考!2014-02-07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加油哦。。。2014-02-07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请采纳2014-02-07
一言不发2015-05-05
球球词典 阅读 36 次 更新于 2025-07-27 11:24:1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徐庶北上归曹以后,心中仍十分依恋故主刘备和好友诸葛亮。尽管他有出众的谋略和才华,但不愿为曹操出谋划策,与刘备、诸葛亮为敌。因此,徐庶在曹魏历时数十年,却从未在政治军事上有所作为,几乎湮没无闻。 故后世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谚俗。

  •  翡希信息咨询 徐庶进曹营的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

    徐庶进曹营的歇后语下一句是:一言不发。解析: 典故来源:该歇后语出自文学作品《三国演义》,描述了徐庶被曹操骗到曹营后的行为。 具体含义:徐庶虽然身在曹营,但由于对刘备的忠诚,他发誓不为曹操献一谋,因此“一言不发”。 衍生成语:与“徐庶进曹营”相关的还有“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成语,形...

  •  翡希信息咨询 徐庶进曹营的下一句是什么歇后语

    徐庶进曹营的下一句歇后语是:一言不发。歇后语解释:“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一歇后语,形象地描绘了徐庶在被迫进入曹营后,虽然身在曹营但心在汉,对曹操的谋略请求保持沉默,一言不发,以此表达对刘备的忠诚。典故来源:该歇后语出自《三国演义》,徐庶原为刘备的军师,后被曹操设计骗到曹营,虽...

  •  宜美生活妙招 徐庶进曹营一一歇后语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一歇后语来源于东汉末年的一段历史故事。徐庶,字元直,是刘备帐下的一位重要谋士。他原本名为单福,因早年为人报仇而获救后改名徐庶,并拜师求道。后来,他与同郡的石广元一同避难于荆州,与当地的司马徽、诸葛亮等名士交往密切。当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慕名前来投奔,并向...

  •  翡希信息咨询 徐庶进曹营——歇后语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一歇后语来源于《三国演义》中的典故,具体含义和背景如下:典故背景:徐庶原本是刘备的重要谋士,但在其母亲被曹操俘虏后,为了保全母亲,他不得不离开刘备,投奔曹操。歇后语含义:指徐庶在曹操阵营中保持沉默,不发一言,不向曹操献计献策。这既体现了徐庶对刘备的忠诚,也...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