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的典故

草船借箭的典故如下:草船借箭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著名典故,发生在三国时期。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诸葛亮,他利用智谋成功地从敌方借到了箭,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当时,诸葛亮与周瑜是孙权手下的两位重要谋士。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智,便想方设法除掉他。一天,周瑜在军帐中与诸葛亮谈论军情,他...
草船借箭的典故
草船借箭的典故如下:
草船借箭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著名典故,发生在三国时期。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诸葛亮,他利用智谋成功地从敌方借到了箭,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当时,诸葛亮与周瑜是孙权手下的两位重要谋士。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智,便想方设法除掉他。一天,周瑜在军帐中与诸葛亮谈论军情,他提出让诸葛亮在十天内制造出十万支箭。这是一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诸葛亮却毫不畏惧地接下了这个挑战。
诸葛亮离开后,开始筹备借箭的事宜。他向鲁肃借了二十艘草船,每艘船上都配置了三十名士兵。这些草船的船体比较薄弱,容易被箭射穿,但却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轻易地被对方误认为是敌方的小船。
在约定的时间里,诸葛亮将这二十艘草船驶向曹操的水寨。由于夜晚雾气弥漫,曹操看不清情况,以为这些草船是孙权的军队前来攻打,于是下令士兵放箭防御。就这样,诸葛亮的草船在曹操的水寨前停留了一晚,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草船上插满了箭,总数量远远超过了十万支。
诸葛亮的成功借箭让周瑜大为震惊,同时也为孙权的军队赢得了宝贵的战争资源。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和胆略,也揭示了战争中信息的重要性和策略的威力。

草船借箭的典故在中国文化中广为流传,成为了一个象征智慧和谋略的成语。这个故事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为后人所传颂。
总的来说,草船借箭是一个富有戏剧性和教育意义的典故。它告诉我们,只有善于运用智慧和策略,才能在看似困难重重的局面中找到突破口,赢得胜利。
2023-12-01
球球词典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7-26 15:28:3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法以彤GH 草船借箭中的人物性格特点是什么?

    1、诸葛亮:神机妙算,有勇有谋,胸有成竹,从容镇定,以大局为重。2、周瑜:阴险狡猾,妒贤嫉能,心胸狭窄。3、曹操:谨慎多疑。4、《草船借箭》中没有黄盖,除以上三人外只有鲁肃,鲁肃:忠厚守信,顾全大局。《草船借箭》选自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故事中诸葛...

  •  抱香蕉睡觉 草船借箭的典故来历有哪些?

    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赶制10万枝箭。诸葛亮答 应三天造好,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事后请鲁 肃帮他借船、军士和草把子。第三天,诸葛亮 请鲁肃一起去取箭。这天,大雾漫天,对面看 不清人。天还不亮,诸葛亮下令开船,并让军士擂鼓呐 喊。曹操只叫弓箭手朝来船射箭。船两边都插 满了箭。诸葛亮下令...

  •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主要描述周瑜为陷害诸葛亮,要诸葛亮在三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算定了大雾之日,便借子敬二十只草船驶往曹营,曹操因疑雾中有埋伏,便令以乱箭射之。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船轻水急,曹操追之不得,使孔明既安全借得箭,又...

  •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该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周瑜故意提出让诸葛亮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了十万余支箭。周瑜和诸葛亮都是很...

  •  铁血知识局 草船借箭是哪场战役之前的准备工作

    草船借箭这一典故,源自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战役——赤壁之战。在这场战役中,蜀汉与东吴联军共同对抗强大的曹魏军队。为了筹备这场战役,双方进行了周密的计划和准备。其中,草船借箭便是东吴方面,尤其是诸葛亮所策划的一项精彩计谋。具体来说,草船借箭的计策是这样的:背景:当时,曹魏军队拥有强大的...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