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谜是汉字文化的一大特色,其中一些字谜利用了汉字谐音的特点,如:“演讲前得先来口水,一字”谜底为“国”。这个谜语利用了汉字的音韵相似性,巧妙地解释了汉字的构造。二、古诗中的谐音 古诗中常利用谐音表达深意,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其中“云深”与“隐”谐音...
一、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1、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 --解 缙 2、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 ,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 3、狗啃河上(和尚)骨 --苏 轼 ,水流东坡诗(尸) --佛 印 4、向阳门第春常在 --苏 轼...
大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这是一种常见的歇后语,形象地描述了两种食材的颜色对比。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这句歇后语则巧妙地将咸菜与煎豆腐联系起来,暗示了先入为主的意思。外甥打灯笼——照旧(舅),这句话通过外甥打灯笼的动作,寓意着事情依旧如旧,没有改变。嘴上抹石灰——白...
字谜:1、字谜:皇帝新衣——袭2、字谜:一流水准 ——淮3、字谜:石达开 ——研4、字谜:拱猪入门——阂5、字谜:格外大方——回6、字谜: 走出深闺人结识——佳7、字谜:一千零一夜——歼8、字谜:七十二小时——晶9、字谜:床前明月光——旷10、字谜:需要一半,留下一半——雷11、字谜:一口咬住多半截——名...
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笑话+对联+歇后语_百度文库里有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行书 (商) (周) (秦) (汉) (魏晋) 草书 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七体”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